40岁左右的设计师最惨啦!

你知道吗?设计院其实最惨的是40岁左右没混到管理层的那群中年人……转换赛道吧,他们又过了35岁!
现在的建筑设计院按年龄分层的话,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等人:
一等人:60岁以上的,基本上都是专家,然后退休,拿着高额退休金,时代的红利也经历了全过程,盆满钵满口袋满,空前绝后!
二等人:50岁~60岁,现在都是元老级人物,基本上属于设计院最不好辞退的那群人,他们的职位基本上都是总工,总监,部门经理等等,平时事情也不多,高兴了就审审图看看图,要么就是一杯茶,一包烟,刷刷手机一整天,德高望重!
三等人:40~50岁已经混到管理层或者合伙人的那波人,不是元老却是大佬,哪怕业务量在少,哪怕设计费要的再低,设计院最先分钱的就是这群人。董事长要先安内才能攘外,至于下面的人挣到挣不到钱,先不管啦!
四等人:是刚毕业的学生。这一类群体的沉没成本基本为0,无非就是那四年本科教育。来到设计院,自己觉得行就陪你玩玩,不行老子不伺候,就果断转行,人生履历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属于这个时代最洒脱的人!
五等人:毕业进入设计院,勤勤恳恳画图3年~5年左右的牛马们,这类人基本上还没进鬼门关,没有形成职业定式,还没有到一辈除了设计其他什么也干不了的地步,只要心有向往的地方。所以他们不是最惨的,毕竟他们还没到35岁!
六等人:就是40岁左右没有混到管理层的那群人,尽管有些人已经混到了中层。所谓中层其实就是个“包工头”,有技术没有靠山,有经验又没有活干,管理层的好处没他们的份,和普通设计人员一样又心不甘!辞职跳槽又怕找不到工作,转换赛道年龄又过了35岁,继续熬下去心里又憋屈的难受!赶上这次大环境不好,设计行业裁员的重灾区就是这类人,为什么会是这群人呢?很简单,那就是这群人的性价比最低了:能力比不上二等人,职历比不上三等人,成本又高过五等人。自然淘汰,兜都兜不住!
不知道对面的各位您属于哪个阶层呢?世代交替,属于建筑设计的风口风停了,狼多肉少、僧多粥少,年轻一代技术力量衔接不上,死守在设计院的中层只会越来越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