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指导外交部用词,郭松民有那个能力吗?班门弄斧徒增笑料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可笑的人,可笑的人有多种多样,其中之一种,就是缺乏理解能力的人,偏偏喜欢卖弄自己的理解能力,甚至还能有勇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可笑的人,可笑的人有多种多样,其中之一种,就是缺乏理解能力的人,偏偏喜欢卖弄自己的理解能力,甚至还能有勇气跑到专业人士面前卖弄。

郭松民无疑就是这样的人,而在他的“启发”或者说是误导下,现在更多这种可笑的人出来卖弄自己的理解能力,都说外交部“不跪”一词用得不当,自我掉价。

近日,外交部发布了重磅视频《不跪!》,用中英文字幕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硬刚美国关税战的坚定决心。郭松民说“不跪”一词是臣妾身份的自我指认。

说实话,不是贬低郭松民,不管郭松民是什么学历,就凭他这样的理解能力,证明他还没有能力指导外交部用词。郭松民对“不跪”的理解,甚至不及众多初中生。

我在上一篇文章里说,郭松民对“不跪”的理解,恰恰折射出他内心深处的民族自卑感。而这种民族自卑感,绝大多数中国人早就随着新中国成立与崛起而消失了。

绝大多数中国人看到“不跪”两个字,不会联想到旧中国的屈辱,而是想到中国再不是当年的旧中国,想到中国崛起了。唯有郭松民,第一反应还是想到旧中国。

阿Q对自己头上的癞疮疤格外神经过敏,忌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癞”的音,后来连“光”“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郭松民是不是很像阿Q?

一个真正做了主人的人,看到“跪”字不会想到自己的奴隶过往,只有心理上还没有做主人的自信的人,一看到“跪”字就马上想到自己曾经是个奴隶。郭松民就是这种人。

说“不跪”,确实隐含着一种潜在的心理指认,但绝不是郭松民所说的“臣妾身份的自我指认”,而应该是“我是主人”或至少也是“我们平等”的心理确认。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国公使马嘎尔尼率团出使大清,觐见乾隆皇帝,被要求行双膝跪拜礼,马嘎尔尼拒绝了。马嘎尔尼不跪,是他臣妾身份的自我指认?

影视剧里,经常可以看到绿林好汉或爱国人士被抓住带到官员或者敌人头领面前,他们凛然站立,而拒绝跪下。这种不跪,难道可以理解为臣妾身份的自我指认?

所以说,郭氏逻辑实为蠢货逻辑,郭氏思维实为奴隶思维。做惯了主人或者具有平等意识的人,绝对不会像郭松民那样条件反射,想到什么臣妾身份的自我指认。

所以,“虽为臣妾,但我是有骨气的,所以不跪”,这实际上是郭松民自己灵魂的真实写照。所有支持郭松民观点的人都掉进了郭松民内心深处的民族自卑感里。

可笑的是,居然还有那么多人支持郭松民的观点,居然夸郭松民是“有文化的人”。有文化不代表有逻辑,就郭松民的这种逻辑,证明他顶多是一个书呆子。

在对“不跪”的理解上,郭松民不仅缺乏理解能力,而且也不能够联系现实。现实是什么?现实是在美国的霸权主义与强大压力下,已经有国家屈服了,跪下了。

在已有国家屈服的情况下,中国及时表明态度,外交部发布《不跪!》视频,让还在观望的国家放心:尽管有的国家跪了,但我们中国不会像他们那样跟着跪的。

中国及时亮明态度,一来可以向美国施加压力,二来可以稳住不想屈服美国、但在观望之中的国家:中国做领头羊,做后盾,大家团结起来一起对抗美国关税战。

总之,无论从心理层面分析,还是从现实情况分析,外交部视频用“不跪”一词,都是完全正确的,都是非常准确的,而且这一定是深思熟虑 、反复斟酌的结果。

郭松民质疑“不跪”用词的时候,也不想想外交部是干什么的。外交部是专门和外国打交道的,语言表达是外交部人员最擅长的方面之一。更何况是中国外交部。

像前面两个截图里的留言者,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与勇气,居然也能来指导外交部用词,反倒是对郭松民信之不疑。跑外交部前卖弄理解能力,典型的班门弄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