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战争如果爆发,中国有6个地方可躲?老百姓掌握的“救命知识”

徐徐侃历史 2024-05-13 17:46:02

三战要是真来了,持有核武器的国家对轰,国人到底躲在哪里才能保住自己的小命?

核武器的威力绝对是巨大的,出于人道主义的原则,在战场上是不能轻易动用的。

但要是真的被逼急了,人类能做出来的事情是没有下限的。

假如战争真的进入到需要动用核武器的阶段,咱们中国还有6个能够逃过核辐射的地方,你知道是哪六个地方吗?

这可是不折不扣的保命信息,就算是为了防患于未然,咱们也得详细了解一下。

接下来,咱就看看到底是哪六个地方能够成为核战争背景下中国人民的安全堡垒!

一、核辐射到底恐怖在哪里?

前段时间朝鲜试验核武器,在世界范围内都掀起了规模不小的震动。

为什么核武器成了当今时代的绝对杀器,每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都在国际上拥有不小的话语权?

这跟核武器的巨大杀伤力是分不开的。

老是说的核武器强,到底强在哪里?核武器之所以危害大,是要从两个方面来看的。

一方面是核武器在爆炸时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波,造成冲击波效应。

这里的冲击波的传播速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甚至可以轻松的超越音速。

咱们日常生活中住的房子,经过的大桥和马路,在这样的冲击波的冲击下,顷刻间就会被摧毁的一干二净。

核武器爆炸的时候还会产生疾风,它会撕裂周遭的物体,并且这里出现的疾风比人类历史上有记录以来出现的所有飓风的威力都要强大的多。

当然了,这种爆炸摧毁建筑物的方式容易让人们联想到炸药。

不过核武器爆炸的威力可要比炸药猛多了,它的能量释放的更加迅速和强烈,破坏性也就更强一些。

要是想要在核武器爆炸这样的冲击波中活下来,就必须有经过特殊方法加固、处理过的建筑物给自己当堡垒。

只有这样做才有可能在核武器爆炸的一瞬间保住自己的小命。

除此之外,核武器带来的环境污染更隐性也更致命。

核武器爆炸后会产生极其严重的放射性污染,对当地环境和生态会带来堪称毁灭性的打击。

核辐射的浓度过高,能使受到辐射的人在较短时间内死亡。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受到核辐射之后死亡居然是一种“幸运”。

核辐射的“浓度”低并不意味着对人体没有伤害,有些人在受核辐射二十几年之后才会显现出症状。

更可怕的是,核辐射对于人体的遗传物质也有影响,会使得人们在孕育下一代时,加大下一代出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的概率。

万一搞不好,科幻电影中那些“奇形怪状”的家伙就要跑到现实世界里来了。

越是研究就越觉得核武器被使用后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在和平年代,要是哪个国家率先使用了核武器,估计国际局势就真的要变一变了。

但是,当今世界其实也没有咱们想象的那么太平,巴以冲突还在继续,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对立也始终没有停止。

万一真的到了核战争阶段,中国人民应该在哪里避难呢?

二、防空洞、地铁站和山洞?

为了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为了让美国再不能仗着自己手头有核武器来处处制衡中国,所以早在建国后,我国就开始了核武器的研究。

在几位老前辈的带领下,我国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和氢弹。

那时候的中国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但就是在那么艰苦的物质条件下,邓稼先、钱学森等人带领着一群刚毕业的学生,研制出了核武器。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有志之士就开始思考,万一爆发核战争,中国人应该躲在哪里。

自己住的房子是绝对不行的。因为现在的普通民用建筑是不会按照能抵挡核武器冲击波的规格来设计的。

在冲击波到来的一刹那就会被“撕裂”。房子都裂了,里面的人显然也讨不到什么好处。

在这种时候,什么地方机构坚固、抗冲击呢?防空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防空洞多是二战时期建造出来的,主要是为了防御敌人的空袭,现在基本都废弃了,也有的地方的防空洞被用作其他用途了,例如储存物品等。

防空洞的结构比较稳定,还被建在地下,不太容易受到核武器爆炸后产生的冲击波和疾风的影响。

所以提前在防空洞内藏身是一个较为不错的保命选择,这也是国人在核战争来临时6个藏身地中较为好找的一个。

说到这,可能有人就要想了,我又不是住在山沟沟里,天天办公室、小区的,上哪里去找防空洞呢?

实际上,要是你住在城市里且找不到防空洞,地铁站也是个能够保命、防止被核武器爆炸一波“带走”的好去处。

地铁站在建造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这就使得地铁站的结构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安全,可以抵挡一定的冲击。

地铁站还要建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以便于方便人们出行。

所以在出现的特殊情况时,也容易让人群从此地进行躲藏、疏散。

为了保证地铁站的温度和湿度处于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还会在地铁站安装一些庞大的空调和通风设施,这也就保证了人们在地铁站躲藏的时候不会因为空间过于密闭而窒息。

防空洞要是使用不当的话,就容易出现洞内氧气过少,人员窒息的情况。

从这个角度来看,地铁站不失为一个紧急避险的好去处。

但是,地铁站也有一些弊端,例如出现火灾较难扑灭等,还是得实际情况实际对待。

要是生活在山区的话,还有一个较好的选择就是天然洞穴。

在天然洞穴的身上就能完美的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些洞穴有的是狭长的,仿佛是一段隧道、走廊;有的则是非常宽敞的,像是一个舒适的会客厅。

更为神奇的是,这些天然洞穴还各有特点,能够让在此躲避的人有不同的收获。

有的人能在避难的同时欣赏洞穴内部瑰丽的景观,还有的洞穴内部有较为发达的水系,使人们能够喝的上水,吃的上鱼,不至于被白白困死。

因此,天然洞穴也是核战争中人们可以选择的一个安全区。

三、高原、盆地和海岛?

除了刚才提到的防空洞、地铁站和天然洞穴以外,还有3个去处也能在核战争中保护人的生命,要是利用的足够好,还能保护相当多的人的生命。

青藏高原实际上就是个不错的躲避地点。这里的面积相对大但是常驻居民少,地广人稀。

还有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远离政治经济中心,被轰炸的可能性小。

另外,这片土地上的高山可以成为天然屏障,将核武器爆炸后产生的烟雾、粉尘等东西隔绝在外,保护百姓不受其伤害。

另外,为了抵挡这里的严寒,为了能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中生存下来,当地居民的住所是非常有讲究的。

这也能让去避难的人有一个较为舒适的生存环境,有信心、有能力生存到战争结束。

在青藏高原上还有一些研究所或者是哨所,被设计的非常牢固,必要时也能成为避难所的建造灵感,让更多的人在这里得到庇佑。

四川盆地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它特殊的地理条件也有成为天然避难所的潜质。

而且相较于青藏高原来说,更适宜人们的居住。

周围环绕的高山峻岭能够为人们减少核武器爆炸带来的负面影响。

丰富的物产能够保障人们基本的生存条件,使得人们可以在核战争中生存下来。

除此之外,我国的海南岛也是个优质选择。

海南岛四周环海,地势低缓,人流量相对来说不大,能有利于人员安置和疏散。

再来,海南岛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给自足,这对避难人群来说是极大地慰藉。

结语

假如核战争真的爆发了,山区里的群众不妨考虑一下在众多天然洞穴内躲藏。

这里结构稳定还能够有意外收获,是个不错的避难所。当然,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去那些已经被人们开发过的洞穴。

城市居民则可以考虑数量多、地方大、四通八达的地铁站,地铁站的优势是建设在人员密集的地方,疏散便利,结构稳固,缺点是在断水、断电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生存物资不足的情况。

其实,无论在哪个地方躲避核武器的影响,都不能做到十全十美,最好还是世界和平,让人们能够继续安心的享受生活,而不用时刻担心自己的头顶什么时候会飞来核弹。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祖国替咱们负重前行,希望咱们的祖国能够更加强大!

0 阅读:207

徐徐侃历史

简介:谢谢你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