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他曾是张万年的搭档,71年拒绝提供火焰喷射器,后来结局如何?

张万年是个经历过革命战火的老将,1944年他就加入了八路军,在解放战争期间立下赫赫战功。到了1949年,他还作为第四野战

张万年是个经历过革命战火的老将,1944年他就加入了八路军,在解放战争期间立下赫赫战功。到了1949年,他还作为第四野战军的英雄模范代表,受到了毛主席、朱总司令等中央领导的亲自接见。

建国后,他始终是同一级别里表现突出的干部,不管是在军区还是全军的大比武活动中,他的成绩都是顶呱呱的。就连去高级学院深造,他也能拿到“优秀学员”的荣誉。

他表现得特别优秀,所以肯定会被当作重要人才来培养。到了1968年,他就当上了127师的师长。后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他带着部队打得非常勇猛,连总指挥许世友都跟他说,别太猛了,悠着点。

军队改革推进后,张万年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他当过解放军的总参谋长,还被授予了上将军的荣誉。

他这一路走来,完全是靠真本事往上升的,那能力真是让人打心底里佩服。不过呢,他中间有个挺特别的事儿,就是1968年他就坐上了主力师师长的位置,但奇怪的是,到了对越反击战那会儿,他还是这个师长,感觉这十年多时间他就像在原地踏步似的,没啥大进展。

一般来说,就他的能力而言,肯定不会搞成这样,那肯定是被啥别的因素给影响了。究其原因,得说到他当年的搭档政委关光烈。

值得庆幸的是,关光烈在接受审查时,多次站出来为张万年说话,这让我军能够留住一位出色的军事将领。张万年呢,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后来对重获自由的关光烈非常关照。

关光烈能当上政委,靠的是他的“文采”,而张万年当上师长,则是凭他的“武勇”。关光烈老家在辽宁法库,他念过些书,有点文化。等到日本投降,人民军队来到东北,他二话不说就报名参军,从此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虽然他打架没张万年厉害,但他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写作。在那个大部分人都不识字,文盲率超过八成的时代,拥有国高文化的关光烈,已经算是很稀少的知识人了。

所以他主要负责后勤的事情,比如宣传、写宣传语,还有帮其他同志读信、写信。关光烈这人特别随和,不管谁来找他帮忙,他都乐意,这样一来,找他的人就越来越多了,他也慢慢有了点小名气。

打江山靠武力,治江山得靠文治。等解放战争进行到四野往南追击那会儿,军事上的压力就没那么大了,政治工作就变得更重要了,这样一来,政工干部就特别缺人。

在那个情况下,关光烈获得了晋升,被派到华南地区,负责搞组织和宣传工作。因为职位不算高,所以在1955年他没能拿到军衔。不过到了1959年,他碰到了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这一年,林总接替了彭老总的位置,当上了国防部长,跟着他的脚步,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也全换了新面孔。关光烈呢,他是四野出身,本事大,很多人对他评价都挺高,所以就被挑中,进了“林办”当秘书。

关光烈那时候才三十多岁,正值壮年,脑子转得快,很快就被林、叶等几位头头儿看中了。他们让他去搞文件起草,还帮忙处理政务上的事儿。

这事儿可不轻松,在那样的重要岗位上,一举一动都得万分小心,稍微出点差错就可能闹出大乱子。关光烈在“林办”稳稳当当干了六年,这说明他的能力和对政治的把握那是一点不含糊。

1965年的时候,关光烈被安排去做43军127师的副政委,过了3年,他又升成了政委。就在他升成正职的那一年,张万年也来了127师,当上了师长,他们俩就开始一起合作了。

127师的起源得从孙中山那时候的广州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讲起,北伐战争时期,它可是响当当的叶挺独立团。不管是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这支队伍都立下了赫赫战功,是个非常荣耀的部队编号。

让张万年和关光烈来带这支队伍,中央那是真的对他们放心,期望也高。他俩作为搭档,平时相处还算融洽。不过呢,因为他俩的经历大不一样,所以后来的发展也是大相径庭。

张万年是一步步打拼出来的,全靠自己努力。而关光烈呢,身上有着很明显的“林办”标签,外人一看就觉得他和“林办”关系紧密。结果,他最后也是因为“林办”的事情被查了。

1971年9月11号那天,关光烈冷不丁接到“林办”的通知,说是有重要事情要当面聊聊。他二话不说,从洛阳直奔北京。可等见到人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要找他的不是林总本人,而是林总的儿子。

林公子直接了当,一开口就说军委已经拍板,打算把关光烈升到43军政治部主任的位置,相关的任职文件都准备好了,很快就能正式下发,让他早点准备起来。

林少爷过来告知,背后支持的是谁大家心里都明白。关光烈一听,又惊讶又高兴,连忙回应说感谢领导的挂念。可紧接着,林少爷提出了个请求:“关叔,你能不能找点喷火器和军装来?我这边急需用。”

火焰喷射器相当厉害,主要是拿来在很近的距离打仗。在局势那么紧张的时候,要动用这样的武器,实在是太引人注目了。

和林公子打过交道的人,大多都觉得他挺傲慢,就连见到空军司令员,他也直接喊人家“老吴”。这次他对关光烈这么客气,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来,“林办”和关光烈的关系没那么铁了;二来,他心里头肯定是七上八下的,正琢磨着什么大计划呢。

关光烈多少也听到了外面风声的动静,他立刻警觉起来,直接问林公子这是要干啥。林公子呢,吞吞吐吐的就是不说。于是,关光烈找了个借口,说:“你这级别不够啊,得按规矩来。”就这么给回绝了。

林少爷的方案里压根没提关光烈,瞧他不太配合,林少爷也就没再多费唇舌,咧嘴一笑,就直接打发他走了。

关光烈当时没往别处想,就以为他们是打算搞个军事演习。所以,他那天从北京离开后,也就没跟上面说这事儿。可没想到,才过了短短两天,那飞机就出事了。

关光烈以前做过“林办”的秘书,所以被上头特别留意。没多久,上级就给张万年打了个电话,吩咐道:你得看紧你的政委,千万别让他溜了。

张万年心里直犯嘀咕,既不知道为啥,又没被告知接下来要干啥,但他还是乖乖地听了命令。从那以后,他在日常生活中就特别留意起关光烈来。

9月23号那天,上头突然叫张万年和关光烈去郑州参加个会议。张万年心里头大概有个数,这事儿八成和关光烈有关,但具体是为啥,他还摸不着头脑。

关光烈心里头好像有点儿数,一路上不停地问这次开会到底是讲啥的?张万年一头雾水,就算知道也不能说,就一个劲儿地摆手。

两个人心里都揣着事儿,坐火车到了郑州站。早有人和专车在那儿等着他们,接着就被带到了指定的招待所。打这儿起,他们俩就算是正式被隔离审查了。

到了宾馆,部队的负责人给他们讲了九一三事件的整个情况,张万年听得愣住了,半天没缓过神来。关光烈心里明白,这回自己是逃不掉了,脸色一下子就变得惨白。

接着,调查人员问关光烈,他之前是否就已经知道那个行动。关光烈就把9月11号林公子来找他的事情,又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关光烈讲话时嗓音压得很低,心里明白,就算自己没掺和,但知情不报也是个大错。领导问过关光烈后,接着转向张万年。张万年对此事一无所知,就实话实说,表明自己完全支持组织的安排。

了解了这些情况,上级主要就起关光烈来了。关光烈挺伤心地说:“我以前给他当过秘书,那时候写了不少捧他的文章。可我真的没想到会闹出这么大的事,我压根就不知道这些计划。”

聊起张万年,关光烈挺实在地说:张万年同志政治上没问题,站得稳,没出过错,我能给他打包票。他不是那种为了邀功就随便诬陷别人的人。

由于他表现出的良好态度,组织对张万年信任度大增。经过一番深入调查,证实张万年确实没有问题,组织很快就安排他返回师部,继续履行师长的职责。

不过,这事儿对张万年肯定是有影响的,要不然以他的能力,后面几年不至于一直没被重用。直到1979年咱们对越南自卫反击那会儿,张万年才算是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他带着队伍,仅仅花了一天时间,就攻下了越军声称能守半年的支马地区;紧接着,又只用了一天,就拿下了龙头地区,直接给禄平敞开了大门。127师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导致上级原本的计划全都被打乱了。

许世友给张万年下了命令:“因为正面的部队还在打着呢,咱们不能吓跑了越军,所以127师先停一停,别打了。”东线的老大也特意叮嘱他,让他悠着点,看来他们确实是太猛了。

后来,张万年一步步走上了更高的职位,先做了军长,又当上了大军区司令员,还做过总参谋长,最后升到了中央军委副主席。说到军衔,他在1988年那会儿被授予了中将,到了1993年,又升为了上将。

他对关光烈挺有好感,主要是关光烈从没乱咬过人,再加上他以前还为军队出过力。所以,关光烈出狱后,生活有了着落,能安安稳稳地过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