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华早报》报道,菲律宾近期向美国提出5亿美元军事援助请求,并联合7国扩大南海军事部署,中方已明确回应将坚决捍卫主权。
菲律宾政府近期向美国提交了一份为期六年的军事援助计划,从2023年到2029年,每年申请5亿美元资金,主要用于采购先进武器装备,包括"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和海上监控设备。这套导弹系统可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射程超过1000公里,足以覆盖南海大部分争议水域。美国方面迅速作出回应,已批准向菲律宾出售价值56亿美元的F-16战斗机,这将大幅提升菲空军的作战能力。

"战斧"巡航导弹资料图
与此同时,美菲联合军事演习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今年的"肩并肩"演习参演人数达到创纪录的1.6万人,较去年增加了近30%。演习新增了实弹击沉退役军舰的科目,地点选在敏感的巴士海峡和南海争议水域附近。更引人关注的是,菲律宾正积极拉拢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韩国、英国等7个国家,形成八国联动的军事合作格局。其中,日本与菲律宾即将签署《军事情报保护协定》,这将使两国在南海的情报共享机制化,构建起针对中国的军事监视网络。
针对美菲军事合作的升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在记者会上强调,南海的和平稳定是地区国家的共同愿望,任何外部势力的干预都是不可接受的。发言人明确指出,所谓的"航行自由"问题根本不存在,美国刻意渲染"中国威胁论",其真实目的是为自身军事扩张寻找借口。
中国国防部则发表了更为强硬的声明,直接点明美国正在通过军事援助捆绑菲律宾,将其打造为"印太战略"的重要支点。声明中,中方对菲律宾发出双重警告:一方面要求美国立即停止冷战思维和军事挑衅行为,另一方面提醒菲律宾不要充当大国博弈的代理人,否则最终只会沦为战略弃子。解放军南部战区司令部公开表示,中国军队已实现对南海局势的全天候、全方位监控,具备"随时消灭一切来犯之敌"的实战能力。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在南海的战略布局已经十分清晰:通过武装菲律宾,将南海变成遏制中国的前沿阵地。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前司令曾公开表示,菲律宾是美国"第一岛链"的关键环节,其战略价值不可替代。

菲律宾资料图
菲律宾政府似乎也乐于配合美国的战略。马尼拉采取"引狼入室"的策略,以部分主权让步为代价,换取军事现代化。但这种策略存在巨大风险:短期来看,菲律宾确实获得了先进武器装备;但从长远看,这种过度依赖外部势力的做法,不仅可能损害国家主权,还可能引发地区军备竞赛。
参与联演的八个国家个个来头不小:日本正借机推动军事正常化进程,澳大利亚试图强化其在"印太北约"中的核心地位,英法则明显想要重现殖民时代的影响力。多国军舰在南海集结,演习内容直指两栖登陆作战和反舰打击,其针对中国的意图昭然若揭。
菲律宾计划部署的"堤丰"导弹系统将从根本上改变南海的力量平衡。这套系统可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射程远、精度高,能够覆盖中国在南海的多个岛礁和重要海上通道。军事专家认为,这实际上是在南海建立了一个针对中国的"导弹包围圈"。
日菲即将签署的情报协定同样值得警惕。该协定将允许两国共享军事情报,包括雷达监测数据、卫星图像等关键信息。这意味着美国及其盟友将在中国周边构建起一个更加严密的情报监视网络。

军舰资料图
军演中新增的"击沉军舰"科目被广泛解读为模拟夺岛作战。观察人士注意到,参演部队特别演练了在两栖登陆作战中如何快速夺取并控制岛礁。这种极具针对性的演习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防御性军演的范畴,带有明显的对华威慑意图。
历史经验表明,任何试图依靠外部势力来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的国家,最终都付出了沉重代价。菲律宾如果继续在南海问题上铤而走险,不仅难以实现其战略目标,还可能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中国有充分的决心和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任何误判形势的行为都将带来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