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国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在外面赚了些小钱的人都热衷于在村里盖起大楼房

回老家。路过村口,又有一栋新楼房在建。听说是金鸡家的,他儿子在广东开小工厂,赚了点钱。要盖三层楼,还带露台。我站在路边看

回老家。

路过村口,又有一栋新楼房在建。

听说是金鸡家的,他儿子在广东开小工厂,赚了点钱。

要盖三层楼,还带露台。

我站在路边看了会儿。

手机刷到的一个视频。

说农村人有一种特殊的炫富方式。

就是盖大房子。

不管实用不实用。

反正就是要大,要气派。

这让我想起我们村的老蒙。

十年前在浙江开小超市。

挣了几十万。

立马回村盖了栋三层楼。

一楼客厅,挑空。

二楼四个房间。

三楼也是四个房间。

装修的时候,我去看过。

老蒙说,要把每个房间都装修好。

说是给儿女结婚用。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

他和老伴就住在一楼。

二楼三楼,常年落灰。

每到过年,他儿女回来。

也就住一两天。

剩下的时间。

那些空房间就像是一座座冰冷的展览馆。

展示着一个农民对"体面"的理解。

其实不只是老蒙。

我们村好多人都这样。

在外面赚了点钱。

第一件事就是回村盖楼房。

越高越好。

越大越好。

但实际上住的时候。

也就一两个房间。

我问过老蒙。

这么多房间,用得着吗?

他说:"不图用,图个气派。"

"村里人说我家楼最高,我心里就美。"

听着有点心酸。

这种心态,这种奇怪现象,我能理解。

那是几十年穷日子留下的烙印。

在他们的观念里。

高楼大厦就是富贵的象征。

就像当年的黑白电视机。

后来的彩电、冰箱。

都是身份的证明。

可他们没想过。

房子太大,反而成了负担。

光是打扫卫生就够呛。

供暖就更别提了。

老蒙家冬天只能住一楼。

二楼三楼连暖气都不舍得开。

前年,隔壁老张家盖新房。

我劝他别盖太大。

他不高兴了。

说我嫉妒他有钱。

其实我是替他心疼。

那么多钱砸在用不上的房子里。

还不如给儿女在城里付个首付。

或者自己养老用。

但这话我没敢说。

因为在农村。

房子不只是住的地方。

更是一个人在村里的"门面"。

就像城里人拼爹、拼学历、拼工作一样。

农村人拼的就是房子。

楼有多高。

装修有多气派。

门口的院子有多大。

这些都是衡量一个人"混得好不好"的标准。

但时代在变。

现在的年轻人。

谁还愿意回农村住?

就算是过年。

也就住几天。

那些空荡荡的楼房。

慢慢变成了乡愁的符号。

见证着一代人的奋斗史。

和他们朴素的炫耀欲。

最近听说。

老蒙家的楼房要卖。

他打算去城里买套小房子。

离儿女近点。

可是没人要。

农村的楼房。

建得再高再大。

也换不来城里的一室一厅。

想想也是。

那些房间。

不过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见证了我们这一代农民。

在温饱之后。

对体面生活的渴望。

以及对下一代的期望。

只是这种期望。

最后都变成了空房间里的回声。

让人不胜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