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一字之差涉侵权!甘甜园被判赔甘汁园500万

#尚标今日热点食品行业甘汁园VS甘甜园两个商标仅一字之差,为何判赔500万?成功注册近似商标就可以卖同类产品“蹭流量”了

#尚标今日热点食品行业甘汁园VS甘甜园

两个商标仅一字之差,为何判赔500万?成功注册近似商标就可以卖同类产品“蹭流量”了吗,如何避免被侵权,侵权诉讼如何抓住重点赢得权益?

说到白酒,你可能知道茅台;

说到手机,你可能知道华为;

说到运动服装,你可能知道李宁;

但说到食糖产业,你能想到哪个品牌呢?

在中国食糖行业中,有一个品牌叫做甘汁园。尽管不少人在买糖时未必留意过这个名字,但是甘汁园却国功能食用糖领域的领军企业。

南京甘汁园糖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前身为1992年注册的盐城阜宁华丰食品厂),总部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滨江开发区,其创始人蔡铁华基于中医药食同源理论,于1998年率先开发益母红糖、姜汁红糖等功能性糖类产品,开创中国功能糖产业先河。企业现拥有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并与沃尔玛、大润发等大型商超建立战略合作,年销售额突破20亿包(2021-2023年)

自企业创办30年来,先后参与起草了《红糖》《黑糖》《糖霜》等40多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属于业内知名品牌。

来源:甘汁园官网随着渠道的一路拓展,甘汁园市场越做越大,然而模仿者也冒出头来。自2002年起,甘汁园公司在白糖、红糖等商品上注册并使用“甘汁园”字样的商标。2015年,甘汁园公司在白糖等商品上注册了第13338438号“甘汁园”商标。2020年,甘汁园公司首创“好糖就选甘汁园”的广告语,并于同年在白糖商品上申请注册了第45691312号“

”商标。经过多年广泛宣传,“甘汁园”系列商标及字号在全国市场上已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已达驰名程度。2022年底,甘汁园发现甘甜园公司在四川、陕西、河南、山东的线下超市以及拼多多、淘宝平台广泛销售侵权商品,还突出使用了“甘甜园 我们只做真红糖”的标识。故甘汁园公司将甘甜园公司、王某某等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500万元。被告甘甜园公司及王某某辩称,王某某于2020年4月17日申请注册第45527522号“甘甜园”商标,2021年1月7日核准注册;于2021年5月4日申请注册第55781483号“

”商标,2022年2月7日核准注册。王某某将其享有权利的上述商标授权甘甜园公司使用,坚称并未侵害甘汁园公司相关权利。

来源: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甘汁园”(右侧)与“甘甜园”(左侧)部分商品比对法院审理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某在申请注册“甘甜园”商标前,甘汁园公司第13338438号“甘汁园”商标已为相关公众广泛知晓,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已经在糖、冰糖、红糖等糖类商品上达到驰名状态。“甘甜园”与“甘汁园”仅有一字之差,足以使一般消费者混淆。因此,甘甜园公司等侵害了甘汁园公司“甘汁园”注册商标专用权。同时,甘汁园公司主张的包装、装潢经长期使用和宣传,已经构成有一定影响的包装、装潢。甘甜园公司使用的包装与甘汁园公司主张的商品包装相比,整体视觉效果极为近似,构成不正当竞争。南京中院依法判决甘甜园公司、王某某等立即停止侵权,并全额支持了甘汁园公司500万元的赔偿请求。一审判决后,甘甜园公司、王某某等不服,上诉至江苏高院,江苏高院二审予以维持。

事实上,商标法保护的并非商标标识本身,而是蕴含于商标中的商誉。驰名商标通过长期使用、宣传,凭借商标权人提供优质的商品或者服务,在消费者中建立起了良好的商誉,从而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有人侵害驰名商标,这无异于“空手套白狼”,侵权人不正当地利用了商标权人付出巨大成本才获得的商誉与市场份额,给商标权人及社会公众造成可能更大的损害后果,因此需要为驰名商标提供更强有力的保护。

尚尚总结

尤其针对那些在申请之时基于复制、摹仿、翻译驰名商标的恶意侥幸获准注册后进行使用的商标,法院给予驰名商标所有人禁止其使用的民事救济,这符合商标法为驰名商标提供相对强保护的立法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