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康熙朝参与夺嫡的九位皇子中,唯独皇八子胤祀的生母出身低微,但他却在夺嫡中的势力较为强大。可见,胤祀有着独到的贤能,早年深受康熙的喜爱,并且册封为多罗贝勒。直到雍正帝继位后,为了削去他的势力,先晋封他为和硕廉亲王。

那么,对于辛者库出身的良妃来说,自从他为康熙诞下了皇八子后,在后宫中的身份地位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一:辛者库出身的清朝后妃。良妃是辛者库出身,父亲在内务府累官至正五品管领的品级。
那么,在清朝后妃中:

1.康熙的定妃,也就是皇十二子胤祹的生母;
2.雍正的谦妃,皇六子弘瞻的生母;
3.雍正的裕妃,生育皇五子弘昼;
4.乾隆的令妃,生皇十四子永璐、嘉庆皇帝、皇十七子永璘;
5.乾隆的仪妃、瑞贵人;嘉庆帝的华妃等。
以上这些妃子的父亲,都是内务府管领下人出身,与胤祀的生母身份地位是一样的。

1.曾祖父:觉禅·瑚柱本来居住在满洲佛阿拉一个世外桃源的地方,休养生息,是明朝的臣民。后来,太祖统治了满洲后,觉禅·瑚柱归属成为后金的臣民。太祖太宗时期,在盛京皇宫中担任膳房总领。品级可能是七品,也有可能是四品。那时候,清朝还没有统一,在品级方面没有什么说法,良妃回归后,能够得到了一个稳定工作,吃喝不成问题。

2.祖父:觉禅·都楞额,累官至内务府内管领,品级为正五品;
3.父亲:觉禅·阿布鼐,康熙朝曾供职于内务府,担任管领职务,为正五品京官文职。另外,良妃的大伯觉禅·都尔柏和二伯觉禅·塔布鼐都位居五品管领一职。
4.堂兄:觉禅·勒柏理,曾任六部主事,官至六品。兄长:觉禅·阿林也官居五品管领。
5.内弟:觉禅·噶达珲,原本在内务府担任管领一职务,后来擢升为内务府的员外郎,五品衔。康熙晚年,派遣至盛京担任八旗佐领,官居正四品。

康熙十四年,内务府为22岁的玄烨选择了一批优秀的秀女,让他进行选择,看中的是可以册封嫔妃。
康熙在这一批秀女中,选中了8位,其中包括皇八子的生母良妃、皇四子胤禛的生母德妃、皇十二子胤裪的生母定妃。

同年,卫氏就册封为官女子,地位在后宫中仅高于宫女。康熙十九年,被宠幸后怀上了皇八子,并且在次年诞下了胤祀,在皇子序齿中排在老八。
胤祀在9岁那一年,皇子身份地位逐渐确定下来,然后内务府就给良妃配备了管领,也就是居住的内务总管。良妃的父亲就是这样的官职。
康熙三十九年,皇八子胤祀已经是封为贝勒两年了,生母卫氏才得以被册封为嫔品级。
根据皇宫的史料记载,卫氏晋封为良妃,按照时间推算应该是在康熙四十六年至四十八年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