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石呆子的遭遇正是贾宝玉后来的下场,被贾雨村陷害入狱

· 石呆子的故事是红楼梦中很重要的一个线索性事件。因石呆子不肯卖古扇给贾赦,被贾雨村诬陷为“拖欠官银”的罪名把他下狱抄家

· 石呆子的故事是红楼梦中很重要的一个线索性事件。因石呆子不肯卖古扇给贾赦,被贾雨村诬陷为“拖欠官银”的罪名把他下狱抄家,后生死不明。这个故事非常重要,是关系贾府败落的一个关键隐喻,而石呆子的遭遇其实正是另一个侧面的贾宝玉。

· 我们知道,贾宝玉衔玉而生,他自己评价自己就是一块顽石,“弟是至浊至愚,只不过一块顽石耳”。贾宝玉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有“呆性”,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

· 贾宝玉这个特性和石呆子其实是一样的。石呆子最大的一个特性也是“呆”。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却只守着一堆古扇,穷死饿死也不卖。石呆子这些扇子全是湘妃,玉竹之类的,他爱如珍宝。

· 据二爷说,原是不能再有的,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写画真迹。

· 湘妃、玉竹正是“潇湘妃子”林黛玉的暗指。贾宝玉一生最珍爱的人就是林黛玉,而石呆子最真爱的就是“湘妃、玉竹”的扇子。这又一次暗合了,石呆子正是贾宝玉。

· 元妃省亲的时候点了四出戏,其中一出戏是《豪宴》,出自戏曲作家李玉的传奇作品《一捧雪》。讲的就是莫怀古因为一个古董玉杯被严世蕃害得家破人亡,最后莫怀古之子莫昊冒死上书,以昭雪父亲不白之冤。石呆子的故事与这段传奇故事何其相似。

· 脂砚斋在这出戏后面点评:《一捧雪》伏贾家之败。这再一次暗合,石呆子的故事和贾府的故事吻合。贾府也是因为一件东西而败,刘心武分析是因为那个蜡油冻佛手,贾家被抄家,遭遇了灭顶之灾。但不管是因为什么,都暗合贾府的遭遇和石呆子的故事吻合度非常高。

· 贾家的遭遇和石呆子的遭遇非常相似,石呆子其实就是贾宝玉的一个分身人物,石呆子的结局,就是贾宝玉的下场,而贾雨村正是中间的关键人物。贾雨村害的石呆子家破人亡,锒铛入狱,夺取石呆子心爱的宝扇献给贾赦。同样,贾雨村也害的贾宝玉家破人亡,夺取贾宝玉最心爱的女人林黛玉,献给新投靠的主人。

· 这个大脉络,其实书中在很多地方都是有提示的。贾雨村忘恩负义,不断陷害旧主,投靠新主,一路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受甄士隐资助考取功名,却在得知恩人女儿的下落后,不但不救助,反而助纣为虐,为讨好新主,再一次把英莲推入火坑。

· 受林如海的帮助,搭上贾府这个新主,与林黛玉有师徒之名,见识过林黛玉的“不凡”,知道林黛玉的与众不同。在贾雨村后来的仕途中,出卖贾家,投靠新主,这是一个很自然的大脉络。因为贾雨村的本性就是这样的。

· 石呆子的故事是一个很好的提示,贾雨村会因为讨好贾赦,为几把古扇害的石呆子家破人亡。那么他后来很可能也会因为批语里所提示的一个古董害的贾府家破人亡。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事正好暗合了石呆子和扇子的事,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巧妙很吻合的一个线索。

· 贾宝玉有牢狱之灾,在枫露茶的事件中,茜雪莫名消失,后文中有批语提示,狱神庙才是茜雪的正文。茜雪是宝玉房里的丫头,与贾宝玉关系非常密切,狱神庙很可能就是贾宝玉牢狱之灾的场所。茜雪在这里和贾宝玉还有一段故事,这个暂且不论。但却可以说明,贾宝玉日后的轨迹确实和牢狱有关系。

· 那么另一个问题,贾雨村把石呆子陷害入狱,夺取了他最心爱的扇子,献给自己投靠的贾府。那么他后来陷害贾府,害的贾宝玉入狱,应该也会夺取有“潇湘”之名的林黛玉献给新主。扇子是石呆子的挚爱,林黛玉同样是贾宝玉的挚爱,两者对称吻合,都是与众不同的“珍宝”,贾雨村也都见识过他们的与众不同,那么贾雨村会把林黛玉献给谁呢?

· 我认为最有可能就是忠顺王。忠顺王和贾府不睦,虽然不能称之为贾府的死对头,但确实和贾府有过节。矛盾冲突最严重的一次就是忠顺王和贾宝玉抢夺戏子蒋玉菡。在这个事件中,忠顺王表现出对贾宝玉极大的恶意。忠顺王府的长史官来贾府索要蒋玉菡时对贾宝玉很不客气,为此贾政还暴打了宝玉一顿。

· 此时的贾府还没有败落,忠顺王对贾府有敌意,也只能是态度上不满。然而后期,贾府千疮百孔,再加上贾雨村的陷害,摧枯拉朽,如大厦倾倒,贾府众人再没有了庇护伞,任人宰割。

· 贾宝玉是贾府男子中唯一一个没有把柄和罪名落入世人之口的人。因为他跟贾琏和贾珍等人不一样,只在女儿堆里混,不胡作非为,也不爱结交官场,偶尔说几句不爱读书的话,也只在贾府内院流传,算不上有实质性罪名被人做文章。

· 因此贾府衰败后,贾宝玉应该是区别于其他男子的,不用和其他人一样锒铛入狱。但他却最有可能受贾雨村陷害,也入了狱。

· 贾雨村极有可能为讨好新主,为解忠顺王和贾宝玉争夺戏子之气,害贾宝玉入狱。抢夺贾宝玉的挚爱林黛玉献给忠顺王,用以羞辱宝玉来讨好忠顺王,以解当年为蒋玉菡争风吃醋之气。石呆子和贾宝玉的下场一样,都遭贾雨村陷害,有了牢狱之灾,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