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与美国在阿曼就德黑兰快速推进的核计划举行第三轮会谈。
此次谈判是两国因伊朗铀浓缩接近武器级水平而持续紧张的关键节点。阿曼首都马斯喀特的会谈将首次进入专家级磋商,重点讨论可能影响协议能否达成的技术细节。

以下是两国围绕伊朗核计划的关系时间线:
早期阶段
- 1967年:在美国“和平利用原子能”计划框架下,伊朗接收德黑兰研究反应堆,开启民用核能合作。
- 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巴列维王朝被推翻,国王流亡。新政权与美国断交,学生占领美驻伊大使馆,引发444天人质危机。受国际压力影响,伊朗核计划基本停滞。
核设施曝光与谈判尝试
- 2002年8月:西方情报机构和伊朗反对派披露纳坦兹秘密铀浓缩设施,国际社会开始高度关注伊朗核活动。
- 2003年6月:英国、法国、德国与伊朗启动核谈判。
- 2003年10月:伊朗暂停铀浓缩活动,但谈判未取得实质进展。
- 2006年2月:强硬派总统内贾德执政后,伊朗宣布重启铀浓缩,英法德因谈判僵局退出对话。
- 2009年6月:内贾德连任引发争议,伊朗爆发“绿色运动”抗议,政府以暴力手段镇压。
- 2009年10月:奥巴马政府通过阿曼与伊朗建立秘密沟通渠道。
- 2012年7月:美伊官员首次在阿曼举行面对面秘密会谈。

2005年3月30日,一名身着防护服的伊朗安全官员走过伊朗伊斯法罕市外的铀转化设施区域。
伊核协议的签署与破裂
- 2015年7月14日:伊朗与六国达成《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承诺限制核活动以换取国际社会解除制裁。
- 2018年5月: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协议,称其“史上最差”,要求重新谈判限制伊朗导弹计划及地区势力支持,但未实际推进。
- 2019年5月8日:伊朗宣布逐步中止履行协议,随后中东多地发生疑似伊朗策划的袭击事件。
- 2020年1月3日:美军无人机在巴格达击杀伊朗革命卫队将领苏莱曼尼。
- 2020年1月8日:伊朗报复性袭击驻伊美军基地,致百余名美军脑损伤;同日误击乌克兰客机,176人全部遇难。
- 2020年7月:纳坦兹离心机工厂发生神秘爆炸,伊朗指控以色列实施袭击。
对抗加剧与谈判停滞

伊朗总统佩泽什基安于2025年4月9日访问德黑兰核成就展时,聆听伊朗原子能组织负责人埃斯拉米的介绍。
- 2021年4月6日:拜登政府与伊朗在维也纳启动间接谈判,因分歧过大未能达成协议。
- 2021年4月11日:纳坦兹核设施再次遇袭,外界推测以色列是幕后黑手。
- 2021年4月16日:伊朗将铀浓缩丰度提升至60%,接近武器级核材料(90%)标准。
- 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后,伊朗向俄罗斯提供无人机和导弹,引发西方担忧。
- 2022年7月17日:伊朗最高领袖顾问公开表示,伊方具备制造核弹的技术能力,但尚未决定生产。
地区冲突与直接军事对抗
-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突袭以色列,造成重大伤亡。伊朗长期为哈马斯提供武器,地区紧张局势骤升。
- 2023年11月19日:伊朗支持的也门胡塞武装袭击红海航运,美军称遭遇二战以来最激烈的海上冲突。
- 2024年4月14日:伊朗向以色列发射超300枚导弹和无人机,大部分被拦截。
- 2024年4月19日:伊朗伊斯法罕防空系统遭疑似以色列空袭。
- 2024年7月31日:哈马斯领导人哈尼耶在德黑兰遇刺,外界猜测以色列是主谋。
- 2024年10月1日:伊朗第二次大规模攻击以色列,多数导弹被拦截。
- 2024年10月26日:以色列首次公开袭击伊朗境内导弹设施,双方冲突升级。
特朗普连任与谈判重启
-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
- 2025年2月7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表态称,与美国谈判“不明智、不体面”。
- 2025年3月7日:特朗普致信哈梅内伊,提议就新核协议展开对话。
- 2025年4月7日:美伊宣布在阿曼举行会谈(伊方称“间接谈判”)。
- 2025年4月12日:首轮会谈结束,双方同意继续磋商。
- 2025年4月19日:第二轮谈判在意大利罗马举行。
- 2025年4月26日:第三轮会谈将在阿曼举行,首次引入核技术和经济领域专家参与细节磋商。

2015年9月26日,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左)在联合国总部与伊朗外交部长穆罕默德·贾瓦德·扎里夫会晤时发言。
核心分歧
1. 铀浓缩问题:伊朗坚持60%丰度铀浓缩用于民用需求,美国要求完全停止高浓铀生产。
2. 制裁解除:伊朗要求美国先全面解除石油出口、金融系统等关键制裁,美方主张分阶段解除以换取伊朗逐步限核。
3. 谈判范围:美国试图将伊朗弹道导弹研发和支持胡塞武装等地区议题纳入谈判,伊朗拒绝讨论核计划以外的内容。
局势现状
尽管双方同意保持对话,但技术细节和政治立场的差异难以调和。以色列威胁可能在2025年夏季前对伊朗核设施采取军事行动,而美军在中东的部署加剧了误判风险。国际社会中,中俄支持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欧盟则以伊朗向俄罗斯提供武器为由,将对伊制裁延长至2025年7月,各方博弈陷入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