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学》作者王通,字仲淹,号文中子,乃隋代鸿儒。史籍中虽对其生平记载寥寥,然其门下英才济济——魏征以谏诤之才成贞观镜鉴,李靖以兵法韬略奠大唐军魂,徐世勣(李勣)运筹帷幄助开疆拓土,房玄龄谋定庙堂掌中枢机要,此四子皆为唐初开国元勋,后世并称"贞观四大名相"。王通虽未亲历盛世,然其"三教可一"的学术思想与"明王道"的政治理念,实为唐代文化思想之滥觞。此书深得道家辩证哲学精髓,以"止"为枢机,构建起独特的处世智慧体系:既承袭《道德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哲学内核,又融合《周易》"时止则止,时行则行"的变通之道。

惑人者无逾利也。
利无求弗获,德无施不积。
【译文】
这世上,最能迷惑人的就是利了。
不去求利就无法获利,不施德行就无法积累德义。
众逐利而富寡,贤让功而名高。
利大伤身,利小惠人,择之宜慎也。
天贵于时,人贵于明,动之有戒也。
【译文】
众人追逐利益,但因此致富的还是少数。贤士辞让功名,反倒名望甚高。
过大的利益会损害自身,适当的利益才能获得实惠,所以选择的时候要慎之又慎。
天道贵在四时有序,人道贵在明察规律。所以做人做事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众见其利者,非利也。
众见其害者,或利也。
君子重义轻利,小人嗜利远信,利御小人而莫御君子矣。
【译文】
大家都看到的利益,就不是利益了。
大家都看到的危害,反倒暗藏机会。
君子内心纯正,不为利益所动;小人嗜利如命,不顾忠信仁义。
所以能通过利益掌控小人,却不能掌控君子。
利无尽处,命有尽时,不怠可焉。
利无独据,运有兴衰,存畏警焉。
【译文】
利是无穷无尽的,而生命有尽头,只要不懈怠,肯争取,总归能获取。
利是不能独占的,时运各有兴衰,必须心存敬畏,警醒处世。
【解析】
破利之迷障,守道之正途
利之惑与德之基
求利,是人之常情,毕竟生活离不开物质的支撑,追求利益是生存与发展的本能驱动。然而,若一味地只知求利,而忽略了德行的修养,即便一时获利,也难以长久。因为德行是人生的根基,它如同肥沃的土壤,能让利益之树茁壮成长、枝繁叶茂。没有德行的滋养,利益就如同无根之萍,随时可能被风浪冲走。
众人如同潮水般涌向利益,你争我夺,然而最终能够真正致富的只是少数。这是因为他们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往往不择手段,相互倾轧,忽略了道德与规则的约束,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两败俱伤。而贤士却恰恰相反,他们淡泊名利,懂得辞让功名。在他们看来,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内心的充实与精神的富足才是真正的追求。正是这种高尚的品德和豁达的胸怀,让他们赢得了世人的敬重与赞誉,名望甚高。
利之取舍与道之遵循
利益的大小并非衡量得失的唯一标准,过大的利益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代价。当人们被过大的利益冲昏头脑时,很容易失去理智,做出错误的决策,最终导致自身受损。而适当的利益,则是在自身能力与道德底线范围内可以追求的,它既能满足生活的需求,又不会让人陷入贪婪的深渊。因此,在面对利益的诱惑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权衡利弊,谨慎选择。
自然界的运行遵循着春夏秋冬四时的更替规律,有序而稳定。人类社会同样如此,只有明察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顺应时势,做出正确的决策。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和社会道德准则,否则必将受到惩罚。就像违背农时进行耕种,即使付出再多的努力,也难以获得丰收。所以,做人做事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白哪些利益是可以追求的,哪些是必须放弃的。

利之众寡与机之隐现
当某种利益被众人所关注和追逐时,竞争必然激烈,利润空间也会被压缩,此时再去追求,往往难以获得预期的收益。相反,那些被众人视为危害的事物,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机会。因为大多数人因为恐惧而退缩,这就为少数有眼光、有勇气的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就像股票市场,当大家都疯狂买入某只股票时,可能已经到了泡沫破裂的边缘;而当大家都恐慌抛售时,或许正是低价买入的好时机。
君子小人之辨与利之掌控
君子以道德为准则,坚守内心的纯净与正直,他们不会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更不会为了利益而违背自己的良心和原则。小人则恰恰相反,他们将利益视为生命的全部,为了追求利益,不惜牺牲忠信仁义,不择手段。这种差异决定了君子和小人在面对利益时的不同态度和行为。
由于小人对利益的贪婪,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一弱点,通过给予一定的利益来引导他们的行为。但君子不同,他们有着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利益无法动摇他们的意志。这也提醒我们,在与人交往和处理事务时,要认清对方的本质,采取不同的策略。

利之无尽与敬畏之心
利益是社会共享的资源,不可能被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体独占。如果一个人过于贪婪,试图独吞所有的利益,必然会招致他人的反感和报复,最终失去更多。而且,时运如同潮水,有起有落,没有永远的顺境,也没有永远的逆境。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心存敬畏,不因一时的得势而骄傲自满,也不因一时的失意而灰心丧气。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谨慎行事,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利益是人生中无法回避的话题,它既可能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也可能是让我们陷入深渊的陷阱。我们要以德行为基,明察规律,谨慎取舍,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坚守内心的道德底线,不为利益所迷惑,不为贪婪所驱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破利之迷障,守道之正途,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