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王平处境艰难,老部下当司令后,给他改善境遇,却又选择避嫌?

1972年,王平恢复自由,与家人团聚,但前提是不能在公开场合,以及外出离开南京。如果有情况需要上报,获得批准才行。作为曾

1972年,王平恢复自由,与家人团聚,但前提是不能在公开场合,以及外出离开南京。如果有情况需要上报,获得批准才行。

作为曾经军事学院政委的王平,在这个时候内心不知该怎么形容。与家人失去联系5年,如今可以回家,但种种限制让他很不舒服。相比之前的受限,回家等于境遇得到很大改善,也只能按照意见来办。

1973年,赋闲一年的他,从报纸上得到很多人复出工作,自己这边一点动静没有,内心着急。通过女儿的帮助,叶帅让他来京。抵达北京后,小住三四个月也没有得到什么结果,只好回南京。

此时,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广州军区司令丁盛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兼军区第三书记。

丁盛去看望处境艰难的王平,发话让他可以自由走动,还请他到家里做客的,王平的境遇好很多。

王平说过去军区主要负责人没有开看过自己,都是避而远之,丁盛的到来改善了自己的情况。

俩人过去是上下级,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娄山关战斗,丁盛调任红3军团担任连指导员,王平是团政委。抗美援朝时王平是20兵团政委,丁盛是下辖54军军长。

还有一点很重要,南京军事学院在1969年撤并,成立军政大学,而过去的军事学院干部由军区代管。

军区虽然有第一、第二书记,可他们一个在北京任职,一个在地方任职,更多是挂职。军区全面工作由丁盛负责,他作出的举动也代表军区党委。

1974年的一年里,王平生活等各方面好转很多;1975年1月,总政部通知王平到京开会,丁盛也去参加。丁盛说让他乘坐飞机一起去,结果对方又以没有位置,让王平自己想办法。这是王平不能理解的,怎么突然就转变态度?

难道是真有什么隐情,还是为避嫌?王平只好坐火车前往北京,入京后,被总政部的人接走,不让带任何人,很神秘。最后才得知让自己参加四届人大会,而且是临时决定的。

因为他们一直由南京军区代管,推选人大代表没他。丁盛会不会误会了呢?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有些事情看似很正常 ,又怕受到牵扯等情况,避嫌的心理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也可能有其他情况发生,总之王平不清楚,其他人更不清楚,只有丁盛知道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