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道不空
我在写一本很有意思的小说《诗词天下行》,以一个诗人的角度,用诗词和对联串起中国的各个有名景点。这许多景点中,有不少是我去过的,还有些则并不熟悉,这就难免要查找资料。
在创作小说以及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地方真的是“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一个城市中居然可以出这么多的知名人士,其中不乏中国顶尖层次的名人,就不得不叹服:“这确实是风水宝地啊!”
这样名人辈出、风流占尽的地方,其实在中国并不少,但是真正要论起“中国名人第一市”,那么可能只有两个才真的具备竞争实力。这两座城市,都是鼎鼎大名的,一个是有着“名士之乡”美称的南方城市绍兴,另一个则是有着“圣人之乡”美誉的北方城市济宁。二者分别代表了中华文明的两大核心脉络——江南文脉与儒家道统,从中都走出了不计其数的风流人物。
那么,这两座城市,究竟谁才是真正的“中国名人第一市”呢?

这两座城市中走出的名人都实在太多了,真个是数不胜数,所以只能选那些最具有代表性的来做一下比较。
总的来说,绍兴的名人涉及领域要更多一些,可谓是多元领域的“名人井喷”。比如,有帝王将相之中的“大禹”、越王勾践,又有诗词书画界的名流,书圣王羲之、诗人兼名将陆游,心学鼻祖王阳明;到了近现代,名仕更多,范围更广。如,鲁迅(文学巨匠),蔡元培(北大之父),周恩来(开国总理),竺可桢(气象学家),钱三强(两弹元勋)、秋瑾(革命先驱),等等。
仅《中国人民大辞典》收录的清代以前绍兴籍名人即超500人,近现代更是呈现“井喷式”涌现。

再来看看济宁,这座“圣人辈出”的城市,名人数量之多、影响力之大,比起绍兴那是一点都不多让。
一般城市,能够出一个“圣贤”,那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要知道圣贤本来就属于稀缺物种,值得大书特书,旅游业、宣传文章各种大作特作,但是济宁居然出了一堆“圣贤”,这真的是一件让人拍案称奇的事。
济宁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形成“圣人集群”,比如“儒家六圣”: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回、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元圣周公。儒家文化对于中国文化乃至世界的影响不言而喻,时至今日,孔圣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仍然影响深远,全球3000余所孔子学院就是最好的证明。

除了儒家文化,其他领域,济宁的顶级名人同样众多,如:鲁班(工匠祖师)、戚继光(抗倭名将)、匡衡(凿壁偷光)、文成公主(和亲使者),等等。
不过相对而言,济宁的名人虽然数量不逊色绍兴,但是时间跨度要缩短不小,主要停留在唐朝以前;而绍兴的名人,则是从古至今,未曾中断过。这也和中国文明的发展史息息相关。因为中国唐朝以前的发展主要在北方,然后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文明逐步南移,以前的江南,基本属于蛮夷地带,唐宋之后,慢慢成为了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而绍兴就是其中最好的代表。
所以,以数量、领域、持续性、现代影响力综合评判,绍兴可能要更胜一筹。其名人群像犹如一部缩微版中国近现代史,从勾践“卧薪尝胆”到鲁迅“直面惨淡”,从大禹治水“人定胜天”到周恩来“人民的好总理”(周总理祖籍绍兴),从王羲之“书写千秋”到钱三强“核定全球”,始终承载着民族文化转型、引领世界的巅峰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