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人潮汹涌的地铁站、地下商场里,曾经潜伏着一群阴暗的小丑——
撞人男。
他们专挑身形瘦小、步伐匆忙、眼神温顺的女性下手,像幽灵一样靠近,猛地用肩膀一撞,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

不解释,不道歉,只留下受害者一脸错愕和隐隐作痛的肩膀。仿佛一场恶意满满,却无从追责的“偷袭”。
日本网友给他们起了个名字:ぶつかり男——“撞人男”。

他们存在多年,没人能奈何。大多数受害者,选择了沉默。因为在人来人往的街头,想要找到一个撞了你就消失的人,几乎不可能。报警?证据呢?抓人?打哪抓?就这样,撞人男们在日本街头长期嚣张跋扈,像城市里的毒瘤,根本拔不掉。

但谁也没想到,真正给这些“毒瘤”动刀子的,不是日本警方,不是政府部门,甚至不是日本本国民众。而是一群——中国女生。
第一声怒吼,打破了沉默故事,发生在东京新桥的地下街。
那天傍晚,人流如织。一个身形普通的中年日本男,眼神四处游移,悄悄锁定了目标:两位正在商店橱窗前聊天的亚洲女生。他悄无声息地靠近,肩膀一沉,猛地朝其中一位女生撞去。

按以往经验,女孩们往往只会条件反射地退开,甚至下意识地道歉。这正是撞人男屡试不爽的卑劣剧本——利用受害者的羞怯与礼貌,换取自己的一时快感。
但这一次,剧情翻车了。
“痛い!謝れ!!”(好痛!道歉!!)
伴随着一声清脆却充满怒火的日语怒吼,整个地下街仿佛一瞬间安静了。撞人男愣住了。他没料到,对方不仅没忍气吞声,还直接开嗓了。
更可怕的是,另一个女生动作更快:立刻掏出手机,镜头直对着撞人男,一边录像,一边用中日双语交替怒骂。
“干什么?!变态!!”“撮ってるよ!(我拍下来了!)”“道歉!今すぐ謝れ!!”
撞人男原本一脸冷漠,这下彻底慌了。他支支吾吾了一下,转身想跑,但背后追着的怒斥和镜头,让他连跑步都不利索了。最后,他只能在仓皇逃走前,抬手比了个中指,算是自己最后的“反抗”。

但这点可怜又无力的反击,只让周围围观的人发出了几声轻蔑的笑。
目睹全过程的居酒屋老板笑着说:“以前他每天在这里嚣张得不行,现在?没敢再出现过。”
连锁反应,全面开花新桥,只是个开始。
很快,新宿、池袋、品川……东京几个撞人男的“传统猎场”,都开始上演类似的戏码。
池袋地铁站,撞人男故技重施,挑了一位身形高挑、穿着随意的外国女性。

他以为对方是个好欺负的游客,结果刚一撞上去,女生连脚步都没动一下,反倒把他弹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周围乘客忍不住笑出声。撞人男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尴尬得几乎要钻地缝,连滚带爬地溜了。
在新宿地下药妆店外,又有撞人男盯上了一位东南亚女性游客。这次他运气更差,女生身边正好跟着男友。

撞人男刚一动手,男友就火冒三丈,一把揪住他脖领子,二话不说直接押到警察局。
目睹全过程的店员忍不住感慨:“日本女生要是被撞,多半忍了,或者装作没事。但外国人不一样,他们直接炸,直接反击。”
这种直球式、无畏的反应,给了“撞人男”们前所未有的压力。

尤其是中国女生的气场,让他们闻风丧胆。
一位在渋谷打工的中国留学生说,她曾亲眼看到一个穿着西装、背着公文包的撞人男,试图在地铁站里挑衅一位中国女生。结果女生反应极快,手机一拍,嘴里一边爆粗一边追了上去。
“你撞啥呢?!犯贱是不是?!报警你信不信?!”
撞人男脸都吓白了,边跑边低头,像只被追打的野狗。
胆小又阴险的真面目,彻底暴露很多人曾经误以为“撞人男”是精神异常。但事实是,他们精得很。他们专挑软的捏,专挑好欺负的人下手。
在渋谷、六本木这种地方,撞人男几乎绝迹。因为这些地方人杂,外国人多,年轻人脾气硬,出事了当场掀桌。

而在新桥、池袋、新宿这类地段,过路人多是赶时间的上班族、游客,节奏快但防范意识弱。撞人男们深知哪里能捞到便宜,哪里会踢到铁板。
但现在,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女生、外国游客在街头直接反击,撞人男们的心理优势被彻底打破了。
拍摄录像的普及,让他们无处遁形;当场质问、怒吼,摧毁了他们作恶时的优越感;围观者的笑声和轻蔑,更像是一把刀,把他们表面的嚣张剥了个精光。
正义,从来不是靠“忍让”赢的新桥居酒屋老板总结得精准:“这帮人不是疯子,是懦夫。他们懂得算计,知道什么时候下手,知道撞谁最安全。一旦遇到狠角色,马上脚底抹油。”

这才是真相。所谓的“反社会人格”,归根结底不过是欺软怕硬。
而这一次,站出来的中国女生,给了他们一记结结实实的响亮耳光。
不是沉默,不是退让,不是忍气吞声。是一句怒吼,是一部手机,是一个毫不退让的眼神。是用行动告诉他们——你敢动手,我让你后悔一整年。街头的气氛,正在变化如今,在东京街头,撞人男的数量明显锐减。
不少网友分享,自己最近几个月都没遇到过撞人男了;地下街、地铁站,虽然人潮依旧汹涌,但空气里少了一丝阴冷的威胁感。

而这种变化,正是由一群普通但勇敢的中国女生、外国游客点燃的。
她们用实际行动打破了所谓的“传统”,告诉世界:
什么“日本女生都很温顺”,见鬼去吧;什么“撞一下又怎样”,休想得逞。这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会乖乖被欺负,有人,会把你的恶意连本带利打回去。有人说:“中国女生这波,干得太漂亮了。”
我想说,不止漂亮——这是勇气,这是力量,这是城市里最宝贵的清醒与硬气。

在这个谁都可以是受害者的时代,她们用行动告诉所有人:
——不做受害者的哑巴,也绝不做恶人的养料。(FanjameK 日本这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