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美之间的核谈判正在艰难推进中!
26日,第三轮谈判在马斯喀特结束,双方的分歧已现,还是老问题:伊朗坚持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因此只涉及对高浓缩的限制而非整个核浓缩计划废弃,而美国则要彻底消除核武器的任何可能,此外还在谈判中添加新的议题,涉及到伊朗的弹道导弹发展能力。
美方在前两轮之所以不触及敏感问题,只是一种策略。
如今情形变了,22日,特朗普接受采访威胁道,如果德黑兰核项目谈判不能达成一项新协议,美国将“带头”攻击伊朗,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盖伊在第三轮谈判后对外界说,周六会谈是在“严肃的气氛”中进行的。

从双方的表现可见这一谈判正向不少人事前所预料的那样:迈向“深水区”后,双方矛盾无解。
正在谈判中,伊朗国内突发一次大爆炸。
26日中午,伊朗南部阿巴斯港市沙希德拉贾伊港口发生爆炸,目前已有18人在爆炸中死亡,导致超800人受伤,目前港口在深夜又发生持续爆炸,大火仍未被扑灭。
此次港口爆炸有两个观察之点:

一,沙希德拉贾伊港口的地位:它是伊朗最大最重要港口,占伊朗85%以上集装箱装卸任务,55%以上的非石油货物进出口需要从这里转运,此次爆炸,严重打击了伊朗本已脆弱的经济。
二,爆炸发生的时间点十分敏感:此次爆炸与美伊之间核谈判时间点完全吻合,这不能不让人怀疑,爆炸与核谈判之间有某一种关联。
爆炸无非有两种原因,一是天灾,二是人祸,天灾只能认命,人祸有内外两种类型。
其一,事后伊朗危机管理总局的发言人说,引发爆炸的是集装箱内的化学品,并称总局局长曾视察该港口时发出过警告,并指出存在隐患,看来,内部人组织管理不善引发爆炸是有可能的。

其二,如果是外部,是谁干的呢?
据匿名安全官员透露,此事或与以色列摩萨德存在直接关联,从逻辑上讲,以色列是有意愿也有能力进行实施这次爆炸,从意愿上讲,特朗普核谈判将以色列人排除在外,且在前两轮谈判中对伊朗过于友好,这些让以色列难以接受,以色列人早就表示过,他们与美国的利益并不一致,对于自身的安全,他们是没有妥协的退路,搞这次大爆炸,就是让伊朗人知道以色列手段的厉害,也算给特朗普一点提醒。
伊朗人只有放弃核武器,放弃民用核能,放弃导弹发展……变成一只没长任何獠牙的绵羊,也许以色列与美国才会放波斯人一马?问题是伊朗人能答应吗?

从能力上讲,更不用多说,摩萨德既然能在德黑兰对政治人物进行暗杀,搞一个爆炸更不在话下的。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伊朗内部不满意与美国达成妥协的极端强硬派,他们制造了这一场大爆炸,不排除这一种人祸的可能性,但是微乎其微。
目前,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已经发声,向爆炸事件中的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同时要求对该事件进行调查,看来如何定性这一爆炸事件,又在考验这一位总统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