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是不是感到生活压力剧增,消费能力下降等等一系列的现象,这是正常的,因为我们现在正在面临着生产过剩问题,所以才会导致有金融危机的紧迫感,所谓的的生产过剩就是指企业生产的总量远远超出了社会需求总量的现象。
一旦产能过剩那么就会导致生产的堆积,生产堆积了那么人民手里的钱流动的速度就会变慢,所以慢慢的就会形成金融危机。
其实这已经不是中国的第一次产能过剩了,早在2008年的时候中国就迎来过一次产能过剩的危机了,当时因为提出了“三农”的解决策略才得以平安度过,那么这一次的产能过剩危机又该如何解决呢?温铁军:中国遭遇的第二轮生产过剩与“三农”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超一半的人口都是农村人民,所以我国的主体还是农业,而且不管是哪一个国家,不管是多么发达的国家,对于农业的需求都是必须的,对农业的发展也是极为看重的,毕竟民以食为天,粮食的主要来源就是农业。
现在的社会发展太快,科技的进步太大,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以及生产机械化水平已经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以前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做出来的产品,现在依赖科技的生产可能就只需要十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那么就大大的减小了必要劳动时间。
可是企业却没能看清这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义,觉得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了那么久非常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了,于是在生产效率很高的同时不仅没有压缩生产时间反而是更想延长生产时间。
但是这种生产误区会导致产品生产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社会的消费能力和水平却跟不上,于是就形成了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大家都学过政治学,应该也能想象的到一旦市场供大于求就会引起产品过剩,商品滞销等等结果。
在1933年的时候美国也出现过供大于求的情况,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就是美国爆发了第一次的金融危机,当时生产过剩的最主要商品就是汽车和牛奶。
大家都知道在工业革命之后才出现了汽车,当时很多企业都想要在这个新的市场上分一杯羹,于是投入了大量的生产力,结果市场对商品的需求量并没有那么的大,于是产品开始滞销,资金无法回拢。
当时的牛奶市场情况相似,大家都知道那个时期的牛奶还不属于普通人民能够消费的产品,只有有钱人家才会有订奶的习惯。
可是随着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牛奶的生产也随着提高了效率,但是有钱人家是有限的,需求量也是有限的,没办法商品生产出来了但是卖不出去,尤其是像牛奶这样的食品类,无法长期保存只能销毁,这对农场主来说损失巨大。
这一次的金融危机虽然是发生在资本主义市场,但是也不能侥幸的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会遇到这个问题,在当时我国的第一次金融危机爆发。
原因就是受华尔街信贷危机的影响,当时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崩盘导致了大量以房地产价格为基础的证券和衍生品价格断崖式下跌而引发的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当时就导致很多的原材料制造商的倒闭关门,受到这次金融危机影响的还有所有以生产原材料为主的国家的经济崩溃,一时间世界都进入了一种萧条的状态,几乎所有的实体经济都受到了重创,很多人都血本无归,更不用说还有能力去消费购物了。
因此没有消费就没有资金的流动也就无法拉起市场的活力,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不及时解决的话就会引发更难以控制的事情发生。
温铁军表示当时中国在遭受金融危机的时候就采取了加强农业建设的方法。在温铁军看来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解决经济危机。
所谓的三农就是农业、农村、农民,而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于是温铁军表示要把农村变成新的开发区,让原本是农民身份的群众变成是中小型的农业创业者,以此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由于我国的农村占比非常的大,一旦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就会增加农民的消费水平和欲望,慢慢的整个市场经济就能得到恢复,金融危机就能平安的度过。结果正如温铁军所说,我国依靠研究三农问题,提高了农业的生产力拉动了内需,不久之后金融危机就过去了。
现在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商品过剩时期,这一次还是全球性的市场需求下降,就拿中国的钢材市场来。
由于改革开放等等的一系列提高生产力的发展策略,我国的工业水平和生产力确实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但是同样的问题又出现了,企业在不考虑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一味的加大生产力,以为有了大量的生产库存就能得到大量的回报,可是市场并没有这么多的需求。
据统计近七年来我国的钢铁生产量基本维持在每年6亿吨的过剩生产,这是多么庞大的数字,这些钢材的生产远远超出了我国建设业的需求。
相似的在农业上我国的肉猪养殖上也是处于供过于求的现象,每年有7亿头肉猪要流入市场,这对市场来说过于饱和,完全消费不完。
所以面对这个问题温铁军表示要想解决第二次的生产过剩还是要靠发展三农。毕竟现在的中国城镇发展已经非常完备。
但是农村的发展还存在着巨大的潜力,但是现在的企业发展也想要速食,都争先恐后的将资金投入到了回报周期短的产业中,根本没人愿意投资农业这样周期长但是回报少的产业,现在的三农问题还是不容小觑的。
于是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企业和资金大规模的投入农村,希望能够尽快的解决三农的问题,从而使农业发展更进一步,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提高。
这样就能够通过农村经济拉动整个市场的经济,从而解决现在滞销的过剩产品,使市场恢复原本的正常运转。
由此可见“三农”问题对我国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无论是抗战时候的“农村包围城市”还是第一次金融危机的农业拉动内需又或是现在所面临的问题,这些所有的关键都在三农问题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