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再见了,张国立,再见了,陈宝国,中国已告别“老戏骨”时代?

“老戏骨”这词儿一听就带劲儿,指的是那些演技扎实、资历深厚的老演员,像张国立、陈宝国这样的名字,过去一提起来就是品质保证

“老戏骨”这词儿一听就带劲儿,指的是那些演技扎实、资历深厚的老演员,像张国立、陈宝国这样的名字,过去一提起来就是品质保证。可现在呢,打开电视或者刷手机,满屏都是流量小鲜肉,偶像剧、快餐剧霸屏,老戏骨们好像慢慢淡出了视线。这标题“再见了,张国立,再见了,陈宝国,中国已告别‘老戏骨’时代?”听着挺扎心,像是给一个时代画上了句号。

张国立和陈宝国是谁?

先说张国立。这位1955年出生在天津的老爷子,早年日子不好过,16岁就跑去铁路工厂干活,后来才挤进中央戏剧学院学表演。8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90年代靠《宰相刘罗锅》和《康熙微服私访记》火遍大江南北,尤其是那句“康熙爷微服私访”的调调,谁没听过?他演乾隆那股子幽默劲儿,演纪晓岚那儒雅风趣,拿奖拿到手软,金鹰奖、白玉兰奖、金鸡奖,啥没拿过?后来还当导演、做主持,春晚舞台上也站过,妥妥的多面手。

再看陈宝国,1956年北京人,小时候家里穷,14岁在汽配厂当工人,愣是凭一股子劲考上了中戏。80年代凭《赤橙黄绿青蓝紫》拿了金鹰奖,90年代《大宅门》里的白景琦更是经典,那收视率17.74%,当年谁不看?他演历史人物特别牛,《汉武大帝》《大明王朝1566》,飞天奖拿了五次,纪录至今没人破。这两位,都是“老戏骨”的代表,演技硬,底子厚。

老戏骨的时代咋回事儿?

过去,啥叫“老戏骨”时代?就是观众看剧认演技,演员靠作品说话。张国立拍《金婚》,陈宝国演《老农民》,那都是几十集慢慢磨出来的好戏,角色有血有肉,观众看得过瘾。那时候,影视圈还没那么商业化,剧本认真写,演员认真演,资深演员地位高,片酬不一定最高,但尊重是实打实的。

可这几年,风向变了。流量明星横空出世,粉丝经济成了主宰。2014年李易峰、杨洋这些“四大三小”开了头,2018年蔡徐坤、肖战又把这股风推到顶点。啥叫流量明星?演技不一定行,但粉丝多,热度高,一部剧没播就能靠粉丝刷屏上热搜。资本也乐意捧他们,拍个戏周期短、回报快,老戏骨那种慢工出细活的路子,渐渐没人愿意走了。

行业为啥变了?

老戏骨现在处境尴尬。张国立2025年的剧《我的后半生》,演个70岁老头还得跟五六个女人纠缠,剧情离谱到观众直呼“恶臭”,收视率也就2%多点,口碑崩了。陈宝国呢,2021年《海的尽头是草原》演技还是牛,但这种片子票房不高,关注度也有限。他自己说过,不想拍烂戏,宁愿少接戏,可市场不等人,流量明星随便拍个偶像剧都能轻松霸榜。

看看数据,2024年中国电影票房425.02亿,比前年少了22.6%,观众对烂片已经烦了。可资本还是追着流量跑,为啥?因为粉丝经济省事儿。流量明星一部戏,粉丝能把话题炒上天,播之前就赚足眼球,老戏骨拍的正剧呢?没话题,没热度,播了也容易扑街。

再说剧本。现在不少戏都是快餐化生产,剧本粗制滥造。张国立拍《我的后半生》,演技再好也救不了烂剧本。陈宝国2024年在论坛上就吐槽过,现在有些年轻演员不背台词,全靠后期配音,他看不上这种风气。可市场就是这样,剧本差、制作糙,观众吐槽归吐槽,流量明星的戏还是有人看,老戏骨想挑好本子,机会却越来越少。

还有观众。现在年轻人刷短视频、追偶像,耐心不够了。过去《大宅门》几十集,大家看得津津有味,现在动不动就嫌节奏慢。《扫黑风暴》这种有老戏骨的剧,2022年播的时候口碑不错,但热度也就昙花一现,剧情稍微有点瑕疵,观众就不买账了。反过来,流量明星的甜宠剧,哪怕演技尬,粉丝照样捧场。

老戏骨们咋办的?

张国立挺拼的。拍戏、做综艺、主持,能上的都上。《国家宝藏》里讲文物,声音稳,气场足,可到了《向往的生活》这种年轻化节目,多少有点用力过猛的感觉。他想跟上潮流,但观众还是觉得他“老派”。陈宝国不一样,他挑剔得很,宁愿不演也不接烂戏,2024年还在金鸡奖论坛上呼吁演员得好好研究角色,可惜他拍的戏少了,曝光度自然也下来了。

其他老戏骨呢?唐国强73岁了,还在综艺里cue“雍正”,观众调侃他“活在戏里”。张铁林老端着“皇阿玛”的架子,口碑早不行了。王志文新剧播了,但角色没新意,热度起不来。这些人,要么硬撑,要么慢慢淡出,日子都不好过。

流量明星的优势太明显。粉丝多,能带流量,资本喜欢。比如范丞丞,演技一般,但靠粉丝硬是挤进大制作。陈宝国儿子陈月末就没这命,靠老爸名气出道,演技硬邦邦,压根没火起来。流量明星拍戏,场外粉丝一喊,话题就有了,老戏骨拍戏再用心,没人捧场也白搭。

2018年后,“双顶流三爆爆”这种说法出来了,肖战、蔡徐坤这些人,粉丝能把剧刷上热搜,数据好看,投资方乐开花。2024年正午阳光的大剧,找了个流量明星主演,播前热度就爆了,老戏骨想争这资源,门都没有。

别看现在流量当道,老戏骨也不是完全没希望。2021年国家出手整治饭圈乱象,流量文化被压了压,观众对好戏的期待其实还在。《北平无战事》《茶馆》这种老剧,至今还有人刷,有人夸“国产神剧”。说明啥?演技好、作品硬,还是有市场的。

张国立还在试着转型,拍电影、做节目,2024年的《朝云暮雨》没大火,但业内还认他。陈宝国低调点,教学生、偶尔演戏,2021年的《海的尽头是草原》拿了奖,证明他宝刀未老。未来咋样不好说,但他们这代人留下的东西,不会轻易被忘。

现在影视圈在找平衡。商业化是趋势,但观众也不是傻子,烂片看多了就腻。2025年行业还在摸索,流量明星能赚钱,但老戏骨的演技是底气。以后要是能多点好剧本,多给老戏骨机会,说不定还能翻身。就像《扫黑风暴》那样,刘奕君、王劲松一出场,观众就服,可惜剧本没跟上。

张国立、陈宝国这帮老戏骨,撑起了中国影视的好多年。现在流量明星抢了风头,他们被挤到边上,但演技这东西,不会过时。时代变了,他们还在努力,观众也别忘了,真正的好戏,还是得靠这些人撑着。你说呢,老戏骨还能不能回来?咱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