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神舟十五号落点精度有多高?1580米!控制落点究竟有多难?

目前,神舟十五号返回舱已经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地面搜救人员顺利打开舱门,三位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都已出舱,他们都

目前,神舟十五号返回舱已经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地面搜救人员顺利打开舱门,三位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都已出舱,他们都是感觉良好。为期186天的太空任务结束了,神舟十五号乘组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神舟十五号返回舱各个阶段几乎都是表现完美,发射时的入轨精度很高,可以实现与空间站的快速对接。神舟十五号返回时,轨道和落点都被精确预报,让神舟十五号实现了快速返回,并且准确降落在预定着陆区域。这一切都离不开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辅助。

根据第一次预报落点和实际落点的坐标测算,两者误差为1580米。这个精度已经相当高,可以说几乎是命中十环靶心。从上百公里高的太空中,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以每秒数公里的速度高速返回,要精准控制落点的难度其实非常大。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撤离空间站时,当时的轨道高度为399公里,轨道速度约为每秒7.7公里。神舟十五号绕着地球飞了5圈,轨道高度降到380公里,此时东风着陆场正好位于飞船的轨道平面上,飞船可以准备返回地球。

神舟十五号先进行姿态调整,然后启动反推火箭进行减速,脱离原来的轨道。随后关闭制动发动机,飞船进入无动力飘落状态。此时,飞船并不是沿着弹道式轨道返回,因为这种返回方式会对航天员造成很大的冲击,飞船像炮弹一样沿着十分陡峭的轨迹再入大气层,将会产生高达10G的过载,而且飞船还会大幅度偏离预定着陆点。

自国际空间站运行以来,俄罗斯的联盟号载人飞船曾3次出现弹道式轨道返回的情况,飞船高速再入大气层,导致落点无法控制,飞船的实际着陆点与预定着陆点偏离了三四百公里,并且还导致飞船与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失去联系,好在飞船最终都被搜救回来。

为了避免弹道式返回,神舟十五号在无动力滑行时,利用调姿发动机不断进行姿态调整,让飞船在极为稀薄的大气中也能产生一定的升力,使得返回轨道比较平缓。再通过北斗导航卫星的精确定位,可以对神舟十五号进行高精度的预测制导,使飞船沿着可控的路径再入大气层,对着理论瞄准点返回地球。

在无动力滑行大约6分钟后,地面飞控中心给出了飞船的第一次落点预报:东经100°04′58″,北纬41°37′54″。这个预报落点与理论瞄准点非常接近,表明飞船正在沿着预定路径返回。

等到轨道高度降至145公里时,推进舱分离,返回舱的姿态角调整为1.6度,然后开始再入大气层。此时,地面飞控中心给出了返回舱的第二次落点预报:东经100°05′00″,北纬41°37′54″。第二次预报落点与第一次非常近,同时也很接近理论瞄准点。

在80公里至40公里的高度,高速飞行的返回舱与大气层发生剧烈的相互作用,使舱外温度升高到千度。返回舱被高温等离子体包裹住,导致短暂的无线电通信失联,这就是返回阶段最为危险的黑障区。

当高度下降到10公里时,返回舱依次打开降落伞。随后,地面飞控中心发出返回舱的第三次落点预报:东经100°05′04″,北纬41°37′55″。这次预报落点仍接近于理论瞄准点。

开伞后,返回舱进一步减速,同时也在低空风的作用下,返回舱出现轻微的摇摆和打转。在着陆之前一分钟左右,地面飞控中心发出的第四次落点预报:东经100°04′39″,北纬41°37′59″。这次预报落点也是在理论瞄准点附近。

最后,返回舱距离地面1米时,启动4台反推发动机,成功在地面软着陆。最终实地测量的返回舱落点坐标为:东经100°03′52″,北纬41°38′07″。通过测算,返回舱实际落点与第一次预报落点相距1580米,与第二次预报落点相距1620米,与第三次预报落点相距1700米,与第四次预报落点相距1110米。

之所以落点预报很难完全精确,是因为返回舱随着降落伞减速时,低空风会对返回舱的下落造成很大影响,所以风力大小关乎到落点偏差。但总得来说,这样的误差还是非常小的,神舟十五号返回舱沿着既定路线返回,准确命中预定着陆区域。

评论列表

廖 生
廖 生 45
2023-06-04 16:04
如果不算过载 真的指哪打哪[笑着哭][点赞]就问你航母怕不怕[得瑟]

祖传秘方一针见笑 回复 06-04 21:52
后果可以想象!

ququan135 回复 06-05 09:22
不要说了,我们东风快递其实精确度很差的,误差几百公里还是有的,如果不小心打到哪个航母,全都是误差导致的。

用户13xxx25
用户13xxx25 43
2023-06-04 16:48
主要是有降落伞的原因。戈壁滩上,来一阵风,吹你个十里八里不成问题。

北风之神 回复 06-05 19:48
戈壁滩跑不了多块

用户18xxx84 回复 06-05 00:27
有道理,如果是洲际导弹,不至于这个精度,更别说末端机动定位了

zyxxyz
zyxxyz 20
2023-06-04 14:54
祝贺!
相信科学的刘禅
相信科学的刘禅 15
2023-06-04 16:06
明明是11环。[点赞]

相信科学的刘禅 回复 06-04 17:16
四舍五入,四舍五入。[呲牙笑]

猪肉王子 回复 06-05 12:33
苏灿的靶上没有箭,博达尔多胜[得瑟]

用户11xxx53
用户11xxx53 13
2023-06-04 15:09
我不太相信在离1米才启动反推升力,那个伞有多大?

小丰 回复 06-04 16:55
你可以不相信,也没人让你相信,不过说的也是,以你的智商谁又能骗得了你呢[呲牙笑]

张旭 回复 06-04 17:57
但凡你能早起会儿,看看直播,就不会说这话了

华华l蓝
华华l蓝 13
2023-06-04 17:24
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中国洲际导弹误差1500米

骑驴看风景 回复 06-04 18:14
洲际导弹有末端制导和姿态控制,还不怕过载,比这个准[笑着哭]

郭超 回复 06-04 17:47
洲际导弹不带减速伞,精度会更高

布衣咸鱼终焉式-不归路
布衣咸鱼终焉式-不归路 12
2023-06-04 15:14
以后去太阳系外返回太阳系更复杂[得瑟]

布衣咸鱼终焉式-不归路 回复 06-04 17:43
在载体能改变星球引力磁场之前,月球太空港区是人类大国必争之地。[得瑟]

海盗船长 回复 06-04 17:45
没有新的科学理论,现有理论是不足以支撑太阳系这么牛逼的幻想的

星光灏然
星光灏然 12
2023-06-04 17:26
研发航天飞机才能应对这样频繁的任务
带你一起看风景
带你一起看风景 11
2023-06-04 17:10
实弹射击可以做到10米内,用东风21打老美的航母就是靶子。

农民小光 回复 06-04 18:45
靶子可没有护卫舰,航母就在那里,你以为人家任有你打?你可以瞄准,但导弹能不能命中就不一定了[得瑟]

忘记过去 回复 农民小光 06-05 00:56
你这名字暴露了你的无知,中国东风21是可以改变自己的飞行轨迹的,敌人的反导系统拦不住。最后一段又是高超音速,更没法拦

用户95xxx50
用户95xxx50 10
2023-06-04 17:11
马斯克更准

海阔天空 回复 06-04 21:22
一个有人控制,一个无人控制,真打起来咱们这是导弹,他们那是神风特工队,[得瑟][得瑟][得瑟]

风之岚 回复 06-04 20:28
马斯克还是挺牛逼的

魂斗罗ω
魂斗罗ω 10
2023-06-04 17:00
马斯特误差可以控制到10米

◆◇WY华 回复 06-04 18:32
外国的屎香吗[笑着哭]

cnsdwsm 回复 06-04 18:30
他那么牛龙飞船就不用落在大海里了

种因得果
种因得果 8
2023-06-04 17:21
落下个核弹,谁也防不了[点赞][点赞][点赞]
徐建华
徐建华 8
2023-06-04 14:55
越来越好
哪里有我
哪里有我 7
2023-06-04 18:58
[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透露了一个秘密:东风快递的精度

空心稻草人 回复 06-04 22:00
东风快递比这个精度高

钟颖川 回复 06-05 21:08
东风快递是没有降落伞的。。。。。返回舱开了降落伞,要是风大一点,开伞以后被风吹几公里都很正常

哎呦喂你牛
哎呦喂你牛 7
2023-06-04 20:18
这么大的着陆场误差千把米不是个事[点赞][点赞][点赞]
季风
季风 6
2023-06-04 21:15
欢迎航天员平安归来,👏👏👏
风起
风起 5
2023-06-04 19:05
老实说导弹末端还是可以调的,确保100%命中,返回舱就没什么必要了,只要在那个区域就行。
刹那芳华
刹那芳华 5
2023-06-04 17:54
离地1米启动4台单腿机发动机,相当于临时垫了一个弹簧,大大缓冲了与地面的冲撞

cnsdwsm 回复 06-04 18:38
那么结实的支腿放哪里?如此飞船就大多了,重多了。

用户75xxx02
用户75xxx02 5
2023-06-04 22:59
回到十公里降落伞打开时,不是还有很多火烧着咩l
用户17xxx37
用户17xxx37 4
2023-06-04 19:17
以后再装一个降落控制器,最好降落精确到米。

努力奋斗 回复 06-04 19:48
也不是不行,没必要,说难听点,误差十公里八公里的都没问题。

长尾巴的柯基 回复 06-04 21:49
真的没必要,安全着落第一,风吹的降落伞偏了一点点

刘岩飞雨
刘岩飞雨 4
2023-06-04 21:12
不就是五百米以外飞线穿针呗!小意思!
囍か
囍か 4
2023-06-04 22:30
可惜,这次神十五返回没得时间看直播

大道至简 回复 06-05 00:29
没事,以后机会多的是[呲牙笑][呲牙笑] 我是看了十六上天和十五回家全过程直播…… 中国加油[点赞][点赞]

巾长号已注销
巾长号已注销 4
2023-06-05 04:42
很好,很好,。
运河千里琼花路
运河千里琼花路 3
2023-06-05 06:31
已经很了不起了[点赞]
意大利炮打天下
意大利炮打天下 3
2023-06-04 21:00
按照飞船的重量 换装单核弹头后威力得上亿吨起步 绕地十几圈后命中目标 误差1.5公里 核爆火球直径起码得有七八公里 也就是说靶心正中央毫无疑问会在火球内部
柳轻
柳轻 2
2023-06-04 23:13
向航天英雄致敬!台前航天英雄,幕后航天指挥中心,所有航天工作人员,都在为中国的科技强国而奋斗
我的眼就是尺
我的眼就是尺 2
2023-06-05 00:32
已经非常精确了,伞降有点风就得刮老远,我要固定翼航模上面带的降落伞,100多米高开伞误差都得几十米,更何况几公里高
用户10xxx37
用户10xxx37 2
2023-06-04 20:09
如果把这些工作交给空天飞机是不是更安全更经济

海阔天空 回复 06-04 21:21
目前没有空天飞机

呆萌鼻涕熊
呆萌鼻涕熊 2
2023-06-05 07:13
要是导弹,没有伞,那就是正中靶心了
焕然一新
焕然一新 2
2023-06-04 23:37
同美国马斯克回收火箭怎样畀
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 2
2023-06-05 04:01
看了评论区,明明是科学探索,人类文明之光迈向宇宙星辰大海的,为啥很多人非要往武器杀人这方向上去想呢?喷这喷那的,戾气那么重不累吗。。。[笑着哭]
闹钟企鹅
闹钟企鹅 2
2023-06-05 09:03
可以做到更高,但是没必要,还要综合考虑到
Apollo919
Apollo919 1
2023-06-04 17:27
离地面一米才气动反推发动机?小编是真的吗

诠燃 回复 06-05 00:00
小编不一定是真的 但是中国航天是真的

雨从天上莱 回复 06-04 18:43
一直都是这样啊

舍得
舍得 1
2023-06-04 18:08
火箭回收那岂不是更难
用户48xxx40
用户48xxx40 1
2023-06-04 17:00
放心[笑着哭][笑着哭]
寒松
寒松
2023-06-04 15:09
厉害👍
米不多
米不多
2023-06-04 19:48
[点赞][点赞][点赞]
小枫
小枫
2023-06-04 23:41
我就想,为什么不在离地面几十或者几百米的空中,用直升机勾住降落伞某个地方,然后平稳带回地面呢?不知道这个方案是否可行。

诠燃 回复 06-05 00:01
你用嘴巴吹起来 做反作用力 这样飞船就可以缓慢下降了

国之侠者
国之侠者
2023-06-05 00:52
祖国万岁!!!
多云情
多云情
2023-06-04 21:22
想想原来杨利伟回来的情况,再看看现在,直接给你全程直播,地面搜救队都能很快就赶到。[点赞][点赞]

高原之下 回复 06-04 22:11
6点34分飞船落地,6点35搜救直升机落地!就问你快不快![得瑟][得瑟]

用户10xxx78
用户10xxx78
2023-06-06 12:34
主要是开伞后的精度控制,无风与有风差别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