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刘翔恩师孙海平现状:70岁身体硬朗略显老,仍在寻找刘翔接班人

在中国田径历史上,刘翔无疑是最高的那一座高山,他打破了黑人在这个领域的垄断,成为了“亚洲飞人”。刘翔的成功固然很大程度上

在中国田径历史上,刘翔无疑是最高的那一座高山,他打破了黑人在这个领域的垄断,成为了“亚洲飞人”。

刘翔的成功固然很大程度上是靠着自己的天赋和努力,但教练孙海平在其中也对他影响颇大。

这位传奇教练,不仅是中国110米栏的奠基人,也是刘翔走向巅峰的引路人。

如今已经70岁的他,在得意弟子早已销声匿迹之后,现在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01

孙海平年轻时,他曾是110米栏选手,入选过国青队,但成绩平平,未能站上更高的舞台。

或许正是这份未竟的运动员梦想,点燃了他成为教练的决心,1986年,孙海平正式转型为教练,开启了一段改变中国田径历史的旅程。

他并非一开始就光芒四射,早期执教时,孙海平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属于自己的训练法。

这套方法并非让运动员偷懒,而是强调训练质量而非高强度堆砌,他认为,过度训练不仅让身体不堪重负,还可能埋下伤病隐患。

通过精准的动作指导和科学的训练规划,他让弟子们在有限的体能下实现突破,这一理念在当时显得超前,却为他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孙海平的第一个得意弟子是陈雁浩,经过悉心教导,他在全运会上两次夺金,成为90年代中国110米栏的佼佼者。

然而,在田径赛事上,除了个人的努力,最重要的还要靠天赋,而陈雁浩的天赋有限,始终无法在国际赛场突破瓶颈。

孙海平并未气馁,他心中有一个更大的梦想,让中国110米栏在世界舞台上扬眉吐气。

1990年代末,中国110米栏后继无人,竞争力大大下降,所以孙海平四处寻觅好苗子,直到遇见了刘翔。

那时的刘翔还是个青涩少年,但他的身体条件和跨栏天赋让孙海平眼前一亮。据说,孙海平险些错过这颗“金子”。

当时,他正准备带领自己的弟子前往国外,进行封闭训练,便决定带刘翔一起见识世面。

然而,当时刘翔已返回家乡,孙海平不甘心,亲自找到刘翔的父亲,苦口婆心劝说,才说服对方让刘翔跟他走。

这一决定改变了刘翔,也改变了孙海平的人生,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以12.91秒的成绩夺金。

他不仅打破世界纪录,还改写了“110米栏是黑人专属”的偏见,那一刻,孙海平站在场边,泪水夺眶而出。

02

他与刘翔的师徒情谊,也在这一路的共患难中变得无比深厚。

雅典奥运期间,孙海平与刘翔几乎没有团队支持,所有后勤、心理疏导都靠师徒二人独立完成。

从赛前准备到应对媒体,孙海平既是教练,也是“全能保姆”,这种患难与共的经历,让他们的关系超越了师徒,更像是家人。

刘翔的成功让孙海平名声大噪,但他并未因此停下脚步,然而,命运总是充满戏剧性。

2008年北京奥运会,刘翔因伤退赛,引发舆论风暴,2012年伦敦奥运会,他再次因伤倒下,最终选择退役。

这些打击不仅让刘翔备受煎熬,也让孙海平心痛不已,刘翔退役后,孙海平继续执教,培养了谢文俊等优秀选手。

谢文俊虽未达到刘翔的高度,但在亚洲赛场多次夺金,证明了孙海平的执教能力。

然而,孙海平心中始终有一个未完成的愿望,培养出下一个“刘翔”,让中国110米栏再次震惊世界。

7年前,孙海平辞去国家队职务,当然他不是“撂挑子”不干了,而是把精力都放在了年轻一代的选手们,他们才是中国田径的未来。

2024年巴黎奥运会,“眼镜飞人”徐卓一跑出小组第一的成绩,这不仅是孙海平第六次带队征战奥运,更是他初心不改的证明。

如今,孙海平早已不用为钱操心,多年来,他带队获得的奖金,加上地方体育局每月发放的工资,足以让他过上舒适的生活。

但他从未选择安逸,你依然能在训练场边看到他,叼着一支烟,目光专注地观察运动员的动作,时而亲自示范,时而提出改进建议。

如今的孙海平的身体依然硬朗,声音洪亮,作息规律,70岁的他虽然略微显老,但并不像一个“古稀老人”。

与20年前相比,孙海平的执教风格有所变化,他变得更注重与年轻运动员的沟通,喜欢跟他们聊聊天、开开玩笑,拉近距离。

他坦言,年轻时的自己过于严肃,如今更懂得调节情绪,让训练氛围更轻松,但在关键时刻,他依然严格要求,绝不含糊。

03

关于孙海平的家庭生活,公开信息并不多,他为人低调,很少提及私事。

据了解,他与妻子感情稳定,育有一子,家庭生活幸福美满,尽管长期奔波于训练场,他始终尽力平衡家庭与事业。

弟子们曾透露,孙海平偶尔会分享家里的趣事,比如妻子做的拿手菜,或是孙子孙女的可爱举动。

这些温馨的瞬间让他在繁忙的执教生活中找到慰藉。

与刘翔的师徒情谊,也是孙海平情感世界的重要部分,刘翔退役后,两人依然保持联系。

刘翔在一次公益活动中提到孙海平,动情地说:“没有师傅,就没有我的今天。”

孙海平则回应:“刘翔是我一辈子的骄傲。”这份超越时间的情谊,让人感受到体育之外的人间真情。

孙海平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体育的成功,更是关于如何在功利时代坚守热爱。

他从未追逐名利,一直都想再培养一个“刘翔”,对他来说,体育的意义在于传承,将热爱与信念传递给下一代。

正如他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只要年轻人还在跑,我的心就没老。”

2025年初,孙海平参与了一项全国青少年田径训练营,亲自为数百名孩子示范动作,分享经验。

他还推动了“田径进校园”项目,希望让更多孩子接触这项运动。

这些新举措展现了他对田径事业的更深思考:成绩重要,但普及与传承更重要。

信息来源:抖音@澎湃新闻:69岁孙海平,还在寻找下一个“刘翔”刘翔之后,“师父”孙海平仍在一线执教,40多年的教练生涯……

上观新闻:冬训即景 | 新民晚报记者探访上海田径队 孙海平和他的弟子在忙些什么

大象新闻:69岁孙海平一直在找刘翔接班人,目前2个看重的弟子有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