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8种导弹74个垂发,朝鲜“大驱”火力胜过052D,火星炮11都上舰了

据朝中社4月26日报道,朝鲜首艘国产导弹驱逐舰"金策"号完成最终海试。这艘满载排水量5800吨的巨舰,创造了朝鲜海军史上

据朝中社4月26日报道,朝鲜首艘国产导弹驱逐舰"金策"号完成最终海试。这艘满载排水量5800吨的巨舰,创造了朝鲜海军史上的三个第一:第一次装备相控阵雷达、第一次实现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全舰覆盖、第一次搭载弹道导弹上舰。

与去年下水的"崔贤"舰相比,"金策"号的火力配置更令人浮想联翩。舰上密密麻麻排列着8种导弹的发射装置,光是垂直发射单元就达到74个,比中国海军052D型驱逐舰还多14个。最引人注目的是舰尾两组直径超过1.5米的巨型垂发,现场展示的火星炮-11丁弹道导弹正好能严丝合缝地塞进去。从官方公布的俯视图能清楚看到,这艘"大驱"的甲板几乎被武器系统占满。前甲板布置着32单元防空导弹垂发,其后是24联装反舰导弹倾斜发射架。舰体中部两侧各安装6组光纤制导导弹,专门对付小型快艇。最夸张的是后甲板,在取消直升机起降平台后,硬是塞下了18单元巡航导弹垂发和10单元弹道导弹垂发。

观察家发现,朝鲜设计师在有限空间里玩出了新花样。他们将反潜火箭发射器与近防炮整合成组合式武器站,又在舰桥两侧加装4挺14.5毫米重机枪。这种"寸土必争"的火力布局,活脱脱是把驱逐舰变成了海上导弹卡车。

值得玩味的是,"金策"号的电子设备透着浓浓的俄罗斯风味。那套四面阵相控阵雷达,与俄军现役的"涂金胶料"雷达系统相似度高达九成。舰艏的130毫米主炮根本就是俄制AK-130的翻版,连炮管冷却装置的位置都分毫不差。但朝鲜人显然没打算全盘照搬。他们独创的"三明治"式垂发布局,将不同尺寸的发射井像搭积木般层层堆叠。这种设计虽然牺牲了部分适航性,却让吨位有限的战舰能携带更多导弹。现场展出的弹药清单显示,该舰可同时配备防空、反舰、对地、反潜等8类导弹,堪称移动的武器博览会。

最让周边国家警惕的,是首次上舰的火星炮-11丁改进型弹道导弹。这种采用固体燃料的导弹虽然射程标注为550公里,但熟悉朝鲜武器发展规律的分析师认为,其实际射程可能突破800公里。配合驱逐舰的机动能力,打击范围可覆盖日本大部分军事基地。

不过专家也指出,这种"全能舰"存在明显短板。由于电子系统集成度不足,舰桥上方各种雷达天线林立,活像"长了角的刺猬"。放弃直升机甲板导致反潜能力打折,仅靠火箭深弹难以应对现代化潜艇。更关键的是,全舰74个垂发单元要兼顾多种任务,实战中可能出现"导弹不够用"的尴尬。耐人寻味的是,"金策"号从铺设龙骨到服役仅用428天。这个速度比造汽车还快,背后显然有"神秘力量"相助。舰体焊接工艺显示使用了俄制自动焊机,而导弹垂发系统的闭气装置与印度"加尔各答"级驱逐舰上的设备极为相似。看来朝鲜在军工合作方面,确实找到了几位"热心邻居"帮忙。朝鲜海军司令金明植在服役仪式上称,该舰将部署在日本海前线。这个安排颇有深意——5800吨的"大驱"配合陆基导弹,正好能看住对马海峡咽喉要道。虽然单舰难以对抗美日舰队,但配上朝鲜特色的"饱和攻击"战术,足够让对手喝一壶了。

望着满身武器的"金策"号,不禁让人想起上世纪苏联的"武库舰"构想。如今朝鲜用5000吨级平台实现了类似设想,虽然技术粗糙了些,但这份"把所有导弹都搬上船"的执着,倒真把"火力不足恐惧症"治成了"火力过剩炫耀症"。接下来就要看,这个海上移动导弹库能否经受住实战环境的考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