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前一天,青海“最美女区长”于媛媛主动投案的消息引爆舆论——这位以肤白貌美、47岁仍似少女著称的副区长,终究没躲过反腐利剑的寒光。 讽刺的是,她曾主政文旅科技局,最懂如何制造“节日热点”,如今却用自首为假期添了一记惊雷。

于媛媛的履历堪称“颜值即正义”的官场样本:在职大专学历,却能在西宁多个要害部门“火箭式晋升”,从财政局长到管委会副主任,最终跻身副区长。 表面看是“年轻有为”,实则是“美貌经济学”的典型——当权力成为整容刀,当晋升变成选美赛,基层政治生态的溃烂早已暗流涌动。

照片中于媛媛身材苗条、皮肤紧致,被网友戏称“吃了防腐剂的官员”。但反腐利剑下,再贵的护肤品也遮不住贪腐的皱纹。 她主政期间,财政局、管委会等“油水部门”成了私人提款机,项目审批、资金分配等权力被异化为“美貌变现工具”。这让人不禁发问:多少官员把精力花在“捯饬脸蛋”而非“端正思想”上?

于媛媛的投案,恰似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颜值即能力”的畸形价值观上,更打在“女干部提拔靠脸蛋”的刻板印象上。 纪委通报中“违纪违法”四个字,撕碎了“美女官员”的滤镜。那些曾为她“冻龄神话”叫好的人,此刻该清醒——反腐战场从不看脸,只认党纪国法!

于媛媛案再次印证:在巡视组“数字画像”技术面前,任何伪装都将现形;在大数据监督利剑之下,再隐秘的贪腐也难逃法网。 那些还在“捯饬脸蛋”的官员该醒醒了:与其花重金保养皮囊,不如多花心思养护初心。毕竟,反腐没有“季节限定”,美貌更不是“免罪金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