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黔铁路赶水站》
赶水站建成于1959年,又名赶水南站。在川黔铁路建设时期,它就承担起了重要的运输使命。随着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网络的
赶水站建成于1959年,又名赶水南站。在川黔铁路建设时期,它就承担起了重要的运输使命。随着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赶水站在不同历史阶段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其鼎盛时期,川黔铁路单日旅行人数达4万之众,货物流量达8万多吨,每天通过列车超过75辆。最多的时候,赶水站日均接发客运列车24列,货运列车67列,年发送旅客超过17万人次,是川黔铁路出川前最重要的一站,许多货运列车都在这里重新编组,客运列车也在此换机车。
赶水站站址在重庆市綦江区赶水镇,离重庆站152公里,离綦江站59公里,离贵阳站311公里。赶水镇坐落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大娄山脉北麓,境内有藻渡河、松坎河、洋渡河三条大的河流在场镇交汇,形成河水相互追赶之势,故而得名“赶水”。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赶水站成为川黔铁路上连接重庆和贵州的重要枢纽,也是綦江的源头,水路和陆路的交错在此,让这里出现了许多各种各样的桥。
赶水站隶属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现为二等站。车站分岔出一条通往松藻煤电公司的矿山专用线,车站及其上下行区间均已电气化。
2017年渝贵铁路通车后,赶水镇进入高铁时代,川黔铁路原本人货两运的功能逐步转变为纯货运线路,赶水站的客运业务大幅减少,目前仅有5629/5630次一对通勤客车在此停靠。这趟列车是川渝线仅存的绿皮火车,最低票价2元,最高票价23.5元,它极大地方便了乡民探亲访友、赶场买卖。而货运方面,赶水站依然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作为川黔铁路上的重要货运站点,它为西南地区的物资运输提供了有力保障,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的重要节点。
依托赶水火车站,当地规划建设了货物年吞吐量达1000万吨的重庆南部综合物流园,将其作为渝南黔北重要物资集散地的“主枢纽”,这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强渝南黔北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赶水站见证了川黔铁路的发展历程,也承载了当地居民的众多回忆。车站周边的废弃砖瓦房、铁轨和桥梁等,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见证,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来打卡,感受岁月留下的痕迹。
赶水站在川黔铁路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客运功能有所弱化,但在货运、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