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3年2月,德国终于宣布进入总体战,但此时早已经为时已晚了。

‬在1943年2月,德军第六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区被完全歼灭,集团军司令保卢斯元帅带领残余的9.1万余名士兵向苏军投降。

‬在1943年2月,德军第六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区被完全歼灭,集团军司令保卢斯元帅带领残余的9.1万余名士兵向苏军投降。也就是在该月,终于如梦初醒的德国人意识到了局势的严重性,所有人都明白,不能再拖下去了,德国必须进入总体战,必须尽一切可能生产足够多的武器装备供应前线。宣传部长戈培尔在1943年2月18日在柏林的体育宫发表了那场著名的演说,“总体战,最短的战争”。从这一刻开始,德国的命运和战争彻底绑定,不成功便成仁。

‬德国进入总体战

为什么德国直到1943年初才开启了战争总动员呢?这就不得不提一战中德国的惨痛教训了。在1914年一战爆发之后,德国很早就进入了总体战,全国优先供应前线的需要,后方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差,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进入前线,后方有大量的农田被撂荒,再加上德国化肥资源的短缺,最终在1917年冬天爆发了可怕的大饥荒。

在这个冬天里德国人民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大饥荒,整个冬天有大约80万人饿死,其中绝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正是因为这场饥荒点燃了早已经挤压满腔怒火的人民,最终以基尔水兵起义为起点,开始了德国国内的大动乱,因为这场动乱让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一战的教训犹在眼前,这让希特勒投鼠忌器,始终不敢进行战争总动员。

但是这一切都在1943年发生了改变,在上一年中第六集团军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城内,并在1943年2月份最终向苏联投降。在北非战场,德军的情况也是糟糕到不能再糟糕了,德军和意军即将被围歼,外部局势非常糟糕。面对这样的情况,纳粹高层不能再装看不见了,国家必须进入总体战,只有这样才有胜算的机会。

‬戈培尔体育宫演讲

在1943年2月18日的柏林体育宫,体育宫内人声鼎沸,第三帝国的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正在声嘶力竭的向台下上万名观众呼喊着:“任何时间,德国都不会向犹太人低头,而是要立刻的予以反击,最终彻底地消灭犹太主义。我问你们,你们想要全面战争吗?你们想要更多的,更激进的,远超你们想象的总体战吗?”上万名观众齐声高呼愿意,请元首下命令吧。

在1943年2月18日的体育宫内部高悬着一条横幅,上边写着 totaler Krieg,kuzeste Krieg ,意思是“总体战,最短的战争。”伴随着观众们的高呼和整齐划一的举手礼,整个演讲到达了高潮。整个德国,整个欧洲,上千万人都通过广播收听到了这个消息,在经过三年多的战争之后德国人意识到“总体战”来临了。

事实上总体战不是一个新词,早在克劳塞维茨的著作中就出现过,克劳塞维茨将其描述为“绝对战争”,即受到政治和社会因素完全制约的战争形态。到了一战之后,前德意志第二帝国军需总监埃里希·鲁登道夫在自己的著作《总体战》中就形容总体战是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战争态势,核心的要素是“人们精神的统一”。

为了赢得战争,整个社会,全部的个体,全部的产业,全部的注意力都要集中到战争本身,为了取得最终的胜利而努力。具体来说,就是工人不要高薪,自愿加班007,资本家自愿压缩利益,军人舍生忘死,反对派闭上自己的嘴,整个国家高度统一,一切以打赢为基准。

‬德国在之前的几年中已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像是其他的主要参战国基本上一参战就宣布战争总动员,最大限度提供战争的需求,只有德国磨磨蹭蹭到1943年才开始总体战。虽然时间很晚,但是效果确实立竿见影,从1943年开始,德国的军火产量开始飙升,到1944年达到峰值,1944年全年的军火产量能顶得上从1939–1941年所有的产量,但是德国总动员还是太晚了,已经失去了最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