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悬命。
01凌晨四点,可能有人还在报复性熬夜,有人已经进入甜美的梦乡。但有这样一群人,已经从被窝里爬起来。他们戴着不太安全的安全帽,穿着结实耐磨的解放鞋,自发聚集在冬日的街头。
时而搓着手和身边的人攀谈几句,时而巴巴地四处张望。直到一辆面包车驶来,人群立即骚动起来。还未停稳,他们就把车身围得水泄不通,来不及等车门完全打开,就你推我赶拼命往上挤。
已经在寒风中,站了一个多小时的他们,自动排好队,像货物一样被整齐地码好,分装进一辆辆车里。此时,有一个背着红色双肩包的阿姨,徘徊在一辆面包车前。他对着工头说好话赔笑脸,希望能挤进去。可规定好的车位,央求也是无用的。
他们中有人是母亲,打零工主要是“供娃儿读书”。有的是年逾六十的父亲,挣的是一家老小的生计。他们把打零工,称之为“找活路”。为了一家人的活路,他们不愿歇息,不能喊累,不敢停下。02知乎上有个问题:你在哪一刻真正理解了父母的不易?评论区有几张图看得我鼻酸。这是疫情时期的一张流调图,记录了深圳宝安,一位64岁的刘婆婆最真实的日常。
他们每天起早贪黑,风里来雨去,数十年如一日。只是因为儿女做生意失败了,老夫妻俩只得出来摆摊帮忙还债。重庆街头,一个身着粉裙的米老鼠,在为商家做宣传。
前段时间,一个同事因为被领导批评,情绪崩溃。他向我大吐苦水:“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这么拼命工作,难道就是为了每天被人指着鼻子骂?都说人生是旷野,为什么我的人生,只是一条通往无限加班的轨道?”越想越心酸,越说越难过,最后气得要辞职。
但前几天,我俩在食堂见面的时候,他却突然就说先不离职了,准备好好干下去。原来,有天他偶然在微信运动上发现,他爸爸连续半个月,每天都走 5W 步以上。他打电话回家才知道,一直务农的爸爸,苦于种地不赚钱,便在镇上的工地找了一份工。
“六十好几的人了,每天早上 4 点多起床,晚上11 点多回家,累死累活一月才赚3000块,但凡我有点本事,我爸也不用去干这个了。”我说:“你现在也能够养活自己,叔叔没必要这么劳累吧?”同事低了低头说:“我这些年一直没找上女朋友,我爸觉得是家里条件差,他想趁现在还能干得动,多赚一点钱。”
说到这里,他眼眶有些湿润:“我爸都还在为我拼命,我哪有资格歇息?”村上春树曾在书里写:人不是慢慢长大的,而是一瞬间长大的。而这成熟的契机,通常来自于两个瞬间:一是失去了保护你的人,二是找到了你要保护的人。
在那一瞬间,你发现父母,已经苍老得无力为你兜底,你发现自己,已经成为家里的顶梁柱。那种责任感,会让你放下一切矫情,放下一切懒惰和玻璃心,你会想,自己如果更有本事就好了,想着如果再努力一点就好了。那一瞬间,你会咽下一切委屈,吞下所有抱怨,扛起为家人遮风挡雨的使命,你明白,你越强大,你的家人就会活得越安逸越体面。
04
最近看到一则真实的故事。一个男子去医院看望病人,却意外看到一个正在啜泣的老人。原来,这位老人因为胃肠痛,独自去医院看病,医生诊断后让老人去做个CT,看看有没有问题,做CT的价格是500元。他没有直接缴费,而是打电话给儿子,反复询问这个ct要不要做。颤抖的双手,小心翼翼的语气,像极了一个正在认错的孩子。
我是家里的独子,才上班一年,平日花钱大手大脚,根本没有任何积蓄。我不敢看母亲悲伤的眼神,不敢听一阵接一阵的叹息,只能仓皇逃到洗手间。我独自缩在蹲坑的小角落里,不敢出声,只能暗暗咬紧牙关。一面为父亲的状况担忧,一面厚着脸皮向同学朋友借钱。
借遍亲朋好友之后,又预支了几个月的薪水,才勉强把危机度过去。从那之后,我完全变了个人。对工作再也不敢敷衍,开始节约开支,认真规划职业学习理财,得空还接一些兼职。经常有人问:工作的意义是什么?我想,缺一次钱你就懂了,在医院痛哭时你自会明白。
很多时候,拼命工作,努力赚钱,不是为了某种物质上的欲望,而是获取对抗命运的资本而已。一个人努力的样子里,藏着父母晚年的安康。给家人安稳的生活,为他们的健康兜底,我想没有比这更朴素、更伟大的意义了。日本文化中有个词叫“一生悬命”。
很多百年老店写在门边,意味着对传统、传承的忠诚和责任。我看到这个词的时候就在想,中国人对家庭的责任感,不恰恰也是“一生悬命”么?终其一生,所求不过父母的安康,孩子的成长,爱人的笑脸。每个人燃尽一生,不过在寻找生活的“活路”。愿所有为生活打拼的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