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少林寺的网红武僧:真功夫真生活吸粉超千万

“三宝!他叫三宝!”一个六七岁的男孩儿指着面前身着僧服的小男孩十分惊讶。身边的人笑问:“你认识他吗?”“认识啊,他在抖音

“三宝!他叫三宝!”一个六七岁的男孩儿指着面前身着僧服的小男孩十分惊讶。

身边的人笑问:“你认识他吗?”

“认识啊,他在抖音上可火了!有好几百万粉丝呢!”

这是6月25日中午发生在少林寺的一幕。这天是疫情后少林寺正式开寺的第四日,各地游客闻声而来。频频被认出的三宝才三岁半,因家住寺院附近,机缘巧合下于半年前入寺学武。截至7月1日上午,他的抖音账号“少林三宝”已有110.8万粉丝量。

在他旁边的僧人是他的师父释延淀,靠着分享少林功夫、教育三宝人生哲理等短视频内容,截至7月1日上午,在抖音上已聚拢起300万粉丝。

释延淀教授三宝少林武术

短视频

高赞内容从生活中来

“好几个视频的播放量都有几千万了,之前还不小心删掉了一个播放量过亿的视频。”释延淀点开抖音账号介绍。

近半年来,师徒两人一同练功、生活的视频在抖音上获得了广泛关注,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点赞的视频屡见不鲜:一条三宝挂在横杆上练腰的视频,配上“精雕细琢方成器,千锤百炼始成钢”的文案,获得了291.4万点赞;而释延淀向三宝讲述人生道理的“中华成语故事系列”,9集已有超百万点赞。

释延淀向记者展示自己的抖音号

释延淀是少林寺第三十四代弟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林功夫传承人。2008年礼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为师,多次以少林功夫代表身份于人民大会堂、春晚舞台进行表演,受邀出访多国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他和三宝的师徒情缘则是意外。按规定,少林寺不接收未成年人,但三宝家住寺院附近,父母常带他入寺游玩敬拜,慢慢地,父母也时常让三宝跟着释延淀学些功夫拳脚,二人自然而然成了师徒。“平常不会谁把孩子送来我们就收下,缘分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释延淀介绍,视频的灵感大多来源于真实生活。“比如三宝年纪还小,很多道理直接讲给他,他也听不懂,平时就要尽可能更形象化地去引导他。这就是我们平时的生活,拍成视频可能就是要找找镜头。”

采访过程中,一个看起来不足两岁的小女孩想要靠近三宝,三宝待在原地不知所措。释延淀笑着拿出手机拍下这一幕。这样一段视频,释延淀剪成两段加上配乐后,当天下午发布在抖音上,一天之内吸引了近15万点赞量。

但释延淀清楚,关注度高与他们个体没有太大关系,核心原因是少林寺武僧是中国文化中一个不可复制的团体。“而小孩子自然关注度也高一点。”

直播

唱歌、展示功夫 晚十点必须结束

除了发布短视频之外,释延淀也会通过直播向网友讲解少林功夫和历史。只是释延淀最近事情较多,这几日点开抖音直播,看到的都是释延淀的师兄弟们。

释延淀的师兄弟们直播连线

“听说你的叶问蹲很‘哇塞’,那今天就PK吧,输的人五个叶问蹲(甄子丹在电影《叶问》中右腿蹲坐、左腿伸直的功夫姿势)。”

6月16日晚九点一刻,释延亮和释延荀连麦PK人气,刚连上,释延荀就提出了输方的惩罚措施。

那一头释延宸也正在直播,讲人生最不能缺的五种心态。有网友评论称“听不进去”。释延宸自嘲“心态崩了”“现在只有一种心,那就是死心”,互相贫嘴起来。

相比短视频的火爆,观看直播的人数在几十到上万不等,但粉丝黏性相对较高,武僧们常常能认出“熟脸”来。

但直播通常不会太久,且时间段不能由武僧们选择。每天晚上八点半当天所有课程才结束,晚十点是寺院规定的休息时间,唯有这中间的一个半小时可以用来直播。

武僧释延高在直播中向网友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

唱歌、讲故事、展示功夫、根据网友提问回答关于少林功夫的问题,各种形式都有。但不论什么形式,晚十点钟所有武僧必须下线。

互动

网友要寄礼物 换成了书信

有时候武僧练功懈怠了,或练习高难度的动作时没劲儿了,师兄弟们会说:“那你还怎么拍视频啊!”这么一讲,泄劲儿的人就有了动力。

拍摄抖音这两年,武僧们的生活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最早为了发布短视频内容,释延淀和师兄弟们经常聚在一起研究剪辑,互相分享自己摸索出来的技能。后来基本的技术壁垒破除,每个人都能自主发布更多的视频时,也常常在一起谈论自己最近哪个视频拍得不错,使用怎么样的视角能够更好地表现出少林功夫的魅力,相互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亲密。

由于直播过程中要回答网友提出的各种问题,释延淀不断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常常直播一结束,他就去询问师兄或翻阅书籍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释延淀对寺院文化的理解也不断加深。“这是一种变相的学习方法”。

因为有三宝这么一个小徒弟,释延淀常收到很多私信,希望到寺里来拜访或邮寄玩具、食品等礼物。经过和网友的反复沟通,礼物在释延淀的要求下换成了书信。

所有寄来的书信,释延淀都替三宝收着,几个月来已攒了一二十封。“等他长大了给他看,这是关于过去的很好的见证。”谈到三宝未来的发展,释延淀表示现在三宝到了上学的年纪,以后走哪条路,还要看三宝和他父母的选择。

回望

从个人到矩阵 从质疑到赞许

2016年,释延淀率先在快手上发布少林功夫内容。尽管不断获得关注,但释延淀觉得“没意思”,便停止更新了。

同年秋季,抖音上线,逐渐受到城市主流年轻群体的追捧。那时,释延淀和师兄弟在寺内表演的片段,被游客拍下后随手发布就能获得极高的点赞量。释延淀在抖音上的第一条视频是用另一武僧的账号发布的,点赞200多万,播放3000多万次,涨粉百十万。

释延淀和师兄弟也发现有很多非少林寺人员打着少林寺的旗号在发布内容,也有很多内容被误认为是少林寺功夫。“后来就转变了思维。因为当周边人都在用的时候,有些东西是需要我们自己去传递、去进行正面引导的。”

2018年前后,释延淀创建了抖音账号,同时,师兄弟纷纷创建抖音账号,以个人名义形成传播矩阵。截至目前,20多位武僧创建了抖音账号,累计粉丝量达两千万。最初,方丈也反对过,但当抖音成为政府机构的官方传播渠道时,便默许了。

“刚开始肯定有人质疑,但是随着更多的作品发布,评论慢慢都是好的了,说学习到了,有收获。”

未来

减少视频特效 制作原生态视频

“你们真的会飞吗?”“少林寺功夫能实战打斗吗?”

时常有网友这样问,释延淀会很坦诚地告诉网友,“飞”是影视节目的效果,古代是没有高楼大厦的,所以那时候的“飞檐走壁”和今天的概念并不相同,是被后人夸大了;而少林功夫在和普通人对战时确实有优势,但目前还是主要用作表演和文化展示。

近段时间,释延淀有意识地减少视频特效的使用,也会提醒师兄弟少用,“我们还是想把原生态的东西带给大家”。

有人曾私信表示,希望释延淀把账号交给他们运作,保证将账号做得更大更专业,收益分成。对于这种信息,释延淀连回复都懒得回复,少林寺文化具有特殊性,他们不愿意将账号交给商业团队。“关注度增多了,带来的可能不是烦恼,也可能是贪念”。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这是释延淀在采访过程中反复提到的一句话,也是他在使用抖音时对自己的警示。“发作品都会希望得到关注,得到关注后你做事情更能得心应手。换句话说,你想帮助别人也得有这个能力。”

现在正逢少林寺携手河南大学研发三年的段品制教学内容的初步传播期。释延淀说,他们师兄弟的抖音号未来也会围绕这个内容拍摄。

不久前,登封市委举办“爱上登封”短视频培训班,邀请抖音员工讲解抖音传播的规则,引导创作者更好地通过抖音传递登封文化。培训班向少林寺发出了邀约,而释延淀作为少林寺短视频制作的代表前去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