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李白曾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春日花开依旧,可镜中人容颜已改;旧友淡漠如陌路,新交揣测难解意。纵使人群川流不息,却再无一个灵魂与你共震颤。
人活一世,终究是孤独的行者,苦乐的千般滋味,唯有自己细细咀嚼。

作家周国平说:“孤独是人的宿命,爱与友谊不能将它根除,却能抚慰它的荒凉。”
曾有位同窗好友,年少时形影不离,后来他经商致富,我困守书斋,相聚时只剩客套寒暄。
看着他手机里炫目的豪车豪宅,我再难开口提家中老人病重的窘迫。
人与人之间的鸿沟,往往在岁月冲刷中愈发清晰。
就像《红楼梦》中宝玉与黛玉朝夕相伴,终究敌不过命运拨弄,一人焚稿断痴情,一人空对冷月葬花魂。
这世间从无永恒的感同身受,悲欢共鸣终是刹那烟火。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写道:“年轻时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后来发现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企业高管的姨母退休后沉迷炒股,被虚假项目骗光积蓄。她羞愧难当闭门不出,儿女们却指责她“贪心活该”。
生命这场荆棘路上,摔倒了只能自己忍痛爬起。
《三国演义》诸葛亮夙夜忧叹,明知汉室气数将尽仍六出祁山,五丈原的七星灯终究被撞碎。
看透人间真相却依然执著,恰似飞蛾扑火,却成就了忠义的千古绝唱。

邻居张伯的人生藏着警醒:女儿出嫁后,他每日在公园枯坐,看孩童嬉闹竟老泪纵横。
某日暴雨突至,他跌坐泥泞无人搀扶,这才惊觉半辈子为子女而活,却弄丢了自我。
《百年孤独》的马孔多家族用七代传奇诠释宿命轮回,奥雷里亚诺上校制作小金鱼又融化的循环,何尝不是世人固守执念的缩影?
当你不再强求理解,停止向外界索要答案,真正的光明始从心底升起。

弘一法师圆寂前写下“悲欣交集”,四字道尽红尘真谛。
就像黄山峭壁上的迎客松,饮风霜而愈苍劲,沐云雾更显从容。不必苛求他人掌灯相伴,且将苦楚腌制成老酒,让欢喜绽放为莲花。
往后的日子,且看春樱冬雪自飘零,惯听夏雷秋蝉唱和声。
正如禅语所言:“饥来吃饭困来眠,云在青天水在瓶。”真正的从容,是把人生百味熬成清茶,独坐黄昏细品,自有暗香盈袖。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