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开国将领中,早早离家参加革命,当再次与亲人相聚时,十几年甚至二十年以后了。
唐凯将领曾在1930年参加红军,与家人离别长达20余年。等再次与亲人相见时,已经成为四野特种兵纵队首长,南下中南作战。而见到母亲的那一刻,母亲并没有认出他来。

他离开家才13岁,还是一位少年。
在革命部队经过历练,干起政治工作,担任宣传队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委等。抗战时期,没有编入八路军主力,而是在抗大学习工作,后来挺进冀东地区,担任16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相当于旅副政委。
抗战结束后,冀东部队在李运昌领导下,兵分三路挺进东北,16分区在曾克林和唐凯领导下最先抵达沈阳,与苏军展开交涉,并开始扩编部队。从4000余人的部队在几个月后扩编到8万人。
部队经过统一整编后,他担任辽东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副主任,3纵副政委。1948年3月,调任5纵担任副政委。1949年平津战役结束后,担任四野特种兵部队政治部主任。

四野的职责是解放中南,作为特种兵部队原本要南下,到考虑到南方水网等条件限制,战车师等部并没有南下,只有炮兵部队南下,在唐凯等人领导下。
部队挺进湖北时,路过他的家乡,离家20年,可谓是九死一生的游子征战归来,心中忐忑不安,想起亲人是否安好。在途经人群时,看到一张红纸上写到:唐凯,你的母亲在此等你!他寻找母亲时,有人把他拉去见亲人。
离家时候母亲48岁,他14岁,如今母亲68岁,他34岁。母亲见到他默默端详儿子。唐凯意识到母亲原来是认不出自己了。他对母亲说自己的原名,母亲这才把他抱在怀里。离家是少年,回来已成将军。
母亲在这里等他3天,因为从唐凯同学任士舜口中得知,四野部队要南下,人家是专员,也知道解放军南下的路线,因此就在公路边上贴上告示,容易唐凯看到。

母亲不知道的是,儿子在20年里,负伤8次,可谓是九死一生。但他没有将伤疤展示给母亲看,相比与他一起参军牺牲的战友们来说,已经算是幸运的。
在短暂的相聚后,他告别母亲,继续南下挺进武汉。抵达武汉后,上级下令让特种兵留下。此后,唐凯被任命为民航局副局长兼政治部主任,为新中国的民航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