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集团,这个名字在台湾可是响当当的。它是台湾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业务遍布纺织、化工、水泥、零售等多个领域,一边在大陆赚得盆满钵满,一边却把钱拿去支持“台独”势力,结果被大陆收拾得够呛。
这事儿不仅让远东集团自己栽了跟头,也给其他在大陆做生意的台湾企业敲响了警钟。

远东集团的起点得追溯到1937年,创始人叫徐有庠。这位老兄早年在上海闯荡,从一家棉花厂的普通职员干起,靠着聪明和勤奋,几年就混到了副经理。后来他干脆自己创业,开了上海通茂华食品贸易公司,也就是远东集团的前身。
1949年国共内战结束,徐有庠带着公司跑到了台湾。那时候台湾经济刚起步,他瞅准机会,把纺织生意重新做起来,还拓展到水泥、化工等领域。
1960年代,他搞了个亚洲水泥公司,成了台湾基建的大功臣。后来,1971年,他把公司交给二儿子徐旭东,自己退居幕后,直到2001年去世。

徐旭东接手后,把远东集团带到了新高度。他在美国读过书,拿了硕士学位,还在花旗银行干过几年,回来后直接上手家族生意。
1979年,他当上远东纺织(后改名远东新世纪)的总裁,后来升任集团主席。徐旭东不满足于老爹的传统产业,他把集团往电信、航运这些新兴领域推,还大举进军大陆市场。
到2018年,远东集团的总资产超过25000亿新台币(约758亿美元),年收入6100亿新台币(约187亿美元),旗下有9家上市公司,员工将近6万人,妥妥的台湾经济顶梁柱。

远东集团在大陆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尤其是水泥和纺织这两块。19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搞得热火朝天,远东集团瞅准机会,大手笔投资。他们在江苏、江西、湖北、四川等地开了好多工厂,上海也有分部。
水泥业务特别牛,亚洲水泥公司几乎成了大陆基建的标配。从2010年到2015年,光水泥这一块就在大陆赚了好几百亿人民币的净利润。纺织方面,远东新世纪的工厂也遍地开花,靠着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和巨大市场,集团赚得是盆满钵满。
为啥能在大陆混得这么好?一是大陆经济那时候飞速发展,基建需求旺盛,水泥根本不愁卖;二是远东集团有技术和管理优势,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可以说,大陆市场成了远东集团的摇钱树,利润哗哗地往回流。

远东集团在台湾也不是光做生意,它还喜欢掺和政治。按台湾监察院的数据,远东集团是岛内前50大企业里政治捐款最多的。国民党、民进党它都给钱,但2016年民进党上台后,明显偏向民进党多一些。
2020年台湾地区立法选举,远东集团给民进党捐了5800万新台币(约209万美元),直接成了民进党最大的金主。尤其是跟苏贞昌的关系,格外引人注目。
苏贞昌是民进党大佬,现任台湾行政院长,大陆这边一直把他列为“台独”顽固分子。2018年苏贞昌竞选新北市长时,远东集团旗下的东方证券就捐了100万新台币支持他。
这些捐款可不是随便撒钱,背后有算计。远东集团通过政治捐款,跟台湾政界拉关系,尤其是民进党执政后,政策上能捞点好处。但这钱花得太高调,尤其是支持民进党这种大陆眼里的“台独”势力,等于是在老虎嘴边抢食。

2021年11月,大陆终于对远东集团动手了。当月,远东集团在大陆的多家子公司被查,理由是违反环保、税务和安全法规,总共被罚了8862万人民币(约1389万美元)。官方说法是依法办事,但谁都看得出来,这事儿跟政治脱不了干系。
中国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放话:“绝不允许一边在大陆赚钱,一边支持‘台独’,这种吃中国饭砸中国锅的行为必须付出代价。”这话说得够直白,摆明了是冲着远东集团的政治捐款去的。
为啥选这个时候动手?2021年11月,大陆刚公布了对苏贞昌等“台独”分子的制裁名单,远东集团作为民进党的大金主,自然跑不掉。
罚款只是表面,背后是大陆对台湾企业发出的警告:别以为在大陆赚钱还能随便支持“台独”,后果你们自己掂量。这招够狠,不仅让远东集团损失惨重,还断了它在大陆继续扩张的路。

远东集团被罚后,台湾在大陆做生意的企业都慌了。很多人担心自己会不会是下一个,毕竟不少台企也有政治捐款的习惯。这事儿一出,大家开始小心翼翼,有的直接减少捐款,有的干脆不公开支持某些政客。据说有些企业老板私下里都叮嘱员工,别乱说话,别惹麻烦。
这也暴露了一个现实:台湾企业跟大陆的经济联系太深了。很多公司靠大陆市场吃饭,但政治上又得看台湾的脸色。现在大陆摆明了态度,谁敢越线就收拾谁。远东集团这回算是给同行上了一课:玩政治可以,但别玩过头,不然赔了夫人又折兵。

被罚之后,远东集团先是低调处理。远东新世纪发了声明,说会配合大陆的法规,该交罚款交罚款。但这事儿闹得太大,集团主席徐旭东不得不出面。2
021年11月30日,他在媒体上发了篇文章,公开说反对“台独”,还喊话台湾社会别“逢中必反”,强调两岸和平对经济多重要。这话听着挺诚恳,但大陆这边不买账,觉得他这是马后炮,之前干啥去了?
从生意上看,远东集团在大陆的日子不好过了。罚款是小头,关键是市场信任没了,订单少了,项目也卡住了。集团只能把重心往台湾挪,但台湾市场哪有大陆那么大,日子肯定不如以前好过。

台湾这边当然不乐意了。苏贞昌跳出来批评大陆“太霸道”,说这是对台湾企业的政治打压。陆委会也发声,说大陆这是想干扰台湾的民主和政治捐款制度。蔡英文也在民进党内部会议上表态,说大陆利用台湾公开的政治捐款信息搞制裁,既伤两岸贸易,也破坏关系。
这话听着挺硬气,但实际上能干啥呢?台湾当局也知道,大陆市场对台企太重要了,嘴上抗议归抗议,真要撕破脸谁都吃不消。所以这事儿最后也就是喊喊口号,实际改变不了啥。

远东集团的故事,讲白了就是贪心和算计把自己坑了。在大陆赚了大钱,却不老实,非要拿去搞政治,最后被收拾得服服帖帖。这事儿接地气得很,跟咱们平时说的“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一个道理,结果锅没抢到,碗还砸了。
你说企业该咋办?一门心思赚钱得了,还是非得掺和政治图个啥?远东集团这回算是给出了答案:玩火迟早烧手。两岸关系这趟浑水,不是谁都能趟得过去的。以后台企估计得老实点,别再想着赚大陆钱还给“台独”花了,不然这代价,可不是谁都扛得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