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降雪量降至23年来的最低水平
根据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的最新报告,亚洲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降雪量降至23年来的最低水平,积雪持续时间比正常水平低23.6%,这一持续三年的趋势正威胁着近20亿依赖雪融水为主要水源的人口。
喜马拉雅山脉降雪量减少主要由气候变化和地区气象模式改变共同导致。2021年至2025年期间,除2022年外,该地区持续出现异常高的雪线和低降雪量。2024-2025年冬季尤为严重,被科学家描述为"近年来最干燥的冬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地球观测站卫星图像显示,仅在2024年12月11日至2025年1月28日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雪线上移就超过了150米。
西风扰动是影响喜马拉雅山脉冬季降水的关键气象系统。这些来自地中海、里海和黑海上空的低压系统从西向东移动,为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带来重要的冬季降水和积雪。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西风扰动发源地区的海面温度持续偏高,扰乱了这些气象系统的形成和移动路径,导致该地区冬季降水和降雪量显著减少。
研究人员还发现,大部分积雪消失的原因并非简单的融化,而是由雪升华造成的,而非融化成水后流走。雪升华是积雪直接从固态转变为气态,消失在空气里。这种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因为水分没有以液态形式被保存。
作为"亚洲水塔",喜马拉雅山脉的降雪和冰川是流经亚洲16个国家12条主要河流的重要水源,为山区约2.4亿人以及山下河谷中另外16.5亿人提供淡水。降雪量的减少直接威胁着近20亿人口的水资源安全。

2020至2025年喜马拉雅山脉主要流域积雪持续率异常
报告显示,流经印度的恒河流域的积雪融化水是有记录以来最低的,比平均水平低17%;印度河流域水量比正常水平低23%,而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积雪融化水比正常水平减少15%。更令人担忧的是,东南亚两条最长和第二长的河流湄公河和萨尔温江区域已失去约一半的积雪覆盖。
喜马拉雅西部地区的水资源安全受到的威胁尤为严重,原因是这些地区河流的水量主要来自积雪融水。例如,阿姆河74%、赫尔曼德河77%以及印度河40%的水量都是由融雪提供的,而今年,这三个流域的水量创下历史新低。
喜马拉雅山脉降雪量降低与气候变化共同增加了自然灾害的发生风险,预计未来几十年,喜马拉雅山区洪水和山体滑坡发生的频率以及破坏性均会加大,缓变灾害,如沉积和侵蚀和突发灾害,如冰川湖溃决洪水增加,这对山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专家认为,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的200个冰川湖正处于危险状态,到本世纪末,该地区的冰川湖溃决洪水风险可能会大幅上升。冰川湖溃决会释放大量水流,冲毁下游社区和基础设施。

喜马拉雅山脉降雪量创23年新低
喜马拉雅山脉降雪量降低还将产生一系列影响,包括生态系统,农业生产,水力发电,滑雪旅游经济。
技术力量认为,面对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脉地区降雪量创23年新低这一严峻形势,需要区域内各国政府、组织和民间社会共同行动,一方面采取紧急措施应对即将到来的缺水风险,另一方面加强气候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综合施策、跨国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喜马拉雅山脉降雪量减少带来的多重挑战,保障该地区人民的水资源安全和可持续生计。
研究报告地址:https://lib.icimod.org/records/kcknw-ers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