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55年授衔,毛主席突然拦住一将领,端详后埋怨说:莫非把我忘了?

2024第N种回顾方式1955年的大授衔,是解放军发展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这一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那一天

2024第N种回顾方式

1955年的大授衔,是解放军发展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这一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那一天,毛主席看着英姿勃发的将帅们,心中非常高兴,在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之后,他就更加激动。

在这个时候,毛主席发挥了他一贯的幽默本性,拉着那个人,对对方埋怨说:

“你是不是把我给忘了?”

就是这话,让对面的男人吓得不行。

这个男人和毛主席有着怎样的渊源?他又会有怎样的人生故事?

1936年,红军结束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胜利会师。

在这个意义重大的地方,毛主席突然有个想法,和自己的战友们见个面,留张影。

他所说的老战友,是从井冈山时期就一直跟着革命队伍东奔西跑的战友们,也是部队当中的榜样。

一个年轻人临时接到通知,紧急从自己工作的地方跑了过来,跑得直喘气。

还因为时间太急,他过来之前,忘了把自己的帽子给戴上。

毛主席看见他窘迫的样子,摇头笑了笑,紧接着就把自己的帽子摘了下来,戴到了这个年轻人的头上。

就这样,戴着这顶毛主席亲手送来的帽子,年轻人得到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从此之后,这张照片就时刻跟随在他的身边,陪着他上战场,干工作。

这个年轻人名叫龙开富,毛主席对他这么熟悉和亲近,那是因为,他和毛主席是老乡,而且还当过毛主席的警卫员。

龙开富出生在湖南茶陵,因为家里是农民家庭,条件差,所以从小到大没少受到地主豪绅的欺负。

这段成长经历让他意识到,愿意为底层老百姓伸张正义,愿意把地主豪绅打倒的队伍,才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的最正确的队伍。

因此,他毅然决然的参加革命部队,决心革命不成功就不回家。

一个稚嫩的孩子,竟然有这么远大的政治抱负,再加上他又是湖南人,还被分配到毛主席的身边工作,所以毛主席就对他格外关注。

因为他年纪不大,而且身板子不算强壮,一开始并没能和其他战友一样拿着武器上战场。

只能负责为总前委保管一些重要文件,并且在到达新的战略地点后,为毛主席寻找一些可以阅读的书籍文章。

年轻气盛的小男子汉,哪里能明白这份工作的重要价值,心里只是一直在抱怨,明明自己是来当兵的,怎么就不能去浴血奋战呢?

了解他的纠结之后,毛主席亲自把他叫到自己的面前,对他讲述这份工作的重要意义。

总前委需要用到的各种文字材料,以及中央召开会议后形成的资料。

这些都是对革命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文稿,未来说不定还能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组织上愿意把这份工作交到龙开富的手里,那是看中了他细心谨慎,而且具有很强的责任心,是对他重视与重用的表现。

评判一份事业的价值,不应当只看到表面,更应当看到一些深层次的内涵。

毛主席的话让龙开富醍醐灌顶,他心中多日的郁闷也就此消散。

跟在毛主席身边干事业,只当一个莽夫可不行。

毛主席是最重视科学化文化素质的,因此利用闲暇时间,他专门把这些年轻警卫员们组织起来,给大家扫盲。

一些日常使用频率很高的文字,他手把手地教导大家学会读,学会写,学会用。

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书籍,他会给大家找出来,让大家保持学习的劲头。

谈到古典名著,毛主席更是滔滔不绝。

他指出,我们要从《三国演义》中看到战略战术的灵活应用。

从《水浒传》中警惕宋江等人对农民起义军的态度,从不同的书籍中读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在侃侃而谈的时候,毛主席的身上简直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那时候,龙开富就在想,自己一定不能辜负毛主席的用心,以后就算不能成为像毛主席这样伟大的人,最起码也要尽力向毛主席看齐。

长征途中,为了保护重要文本,龙开富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盖在书本上。

肩膀失去保护,一天下来,他的皮肤上出现了深紫色的勒痕,有的地方还在渗血。

他对工作无比认真的态度,毛主席看在眼里,组织上也看在眼里。

所以当他进步,当他长大成熟之后,他就必须离开毛主席,去独当一面,去承担更重大的使命。

离开之前,毛主席叮嘱他,做人一定要不忘初心,即使是当了干部,也不要忘记自己在做小兵时候的心情。

而且,永远不要忘记自己在学习中得到的所有生活,并且更不能忘记学习的精气神。

即使日后工作忙碌,也不能只有输出,没有输入,要让自己保持开放的胸襟,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新鲜冲击。

更重要的是,身为毛主席带出来的兵,他必须要坚持群众路线,永远不要高高在上,脱离群众。

他是从底层农村家庭走出来的孩子,所以更能明白农民的疾苦。

既然明白,那就要想尽一切办法,为农民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这些叮嘱,都是毛主席的苦口婆心,也是日后龙开富不断前进的指引。

他们二人的关系,是首长与警卫员,是领导和工作者,也像老师和学生,朋友与朋友。

这段经历和情谊,也是龙开富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直到生命的终点,他都不敢忘记。

龙开富与家人

分离之前,毛主席忍不住自己心中的不舍之情,还特意告诉他,以后有时间,有机会,一定要记得回来看看自己。

话虽这么说,革命年代将士们连回家看望亲人的时间都没有,哪里来的属于自己的支配空间呢?

龙开富全家福

他们就像陀螺一样连轴转,为了前方的信仰和目标,不断的给自己打鸡血。

毛主席是这样,我党的所有同志都是这样。

直到新中国成立,局势渐渐稳定下来,战士们才回家的回家,走亲访友的走亲访友。

可这个时候,龙开富的心中又有顾虑。

毛主席是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日理万机,桌上摆着处理不完的工作。

如果他贸然前去打扰,是不是会占据毛主席宝贵的时间?会不会给毛主席造成负担?

因为他对毛主席的敬重之情十分浓厚,所以他才会瞻前顾后,唯恐自己给主席添麻烦。

结果1955年中央军委举行授衔仪式,反倒是毛主席先注意到他,主动来和他攀谈。

这个时候,经历了众多考验的龙开富,已经从当初的毛头小子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稳重的少将。

可是当毛主席调侃般的说出那句“你莫不是忘了我”的时候,他还是像过去一样紧张。

不知道该作何反应,只能连连摆手,连连否认,脸色涨得通红。

好在毛主席也不准备为难他,笑了两句就扯到了其他话题上。

后来每每想起这个场景,龙开富就觉得像大冬天喝了一碗热汤一样,浑身温暖。

他想,能够和毛主席的队伍一起干革命,就是他这辈子最大的运气。

大概是他们的缘分太深,羁绊也太深,所以在毛主席去世四个多月之后,龙开富也跟着离开了人间。

他的骨灰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他回到了北京,回到了离毛主席很近的地方。

他的名字虽然不像其他开国将帅那样知名,但了解他故事的人,都无法不为他和毛主席的情谊所动容。

点击,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

参考资料:

1、毛泽东的警卫员龙开富——《湘潮》 2013年第12期19-21,共3页

2、龙开富:“挑夫”少将——《中国青年》 2021年第13期32-34,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