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国际舞台风云变幻的格局下,中美之间的博弈与互动备受全球瞩目。中国面对美国的压力展现出的坚定态度,以及中国外交家发出的声音,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与时代意义。

纵观世界版图,当美国的战略压力如潮水般席卷而来,不少国家在权衡利弊后选择妥协顺从,如同被无形枷锁桎梏,只能选择“俯首称臣”。
二战时期曾与美国激烈交锋的日本,便是极具代表性的案例。战后,在美国的深度介入下,日本逐步调整发展轨迹,外交、军事等诸多领域都染上浓重的美式色彩,一言一行都透露着对美国的追随。
美国人的野心远不止于让日本“跪下”,更是企图折断其“羽翼”,限制其发展。最终,日本被迫签下了《广场协议》,这一协议对日本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经济泡沫破裂,发展步伐放缓,也让世界看到了向强权低头可能付出的沉重代价。
然而,中国在面对美国的压力时,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姿态。美国自2018年起对中国发起关税战,妄图通过贸易手段遏制中国发展。但七年过去,美国的如意算盘并未打响。这背后,是中国与其他国家本质上的不同。
中国并非日本,无论是在历史文化底蕴、民族精神,还是在国家发展战略、综合实力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与韧性。中国如今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已然成为任何国家都无法忽视的存在。
02.中国的底气:实力铸就的坚韧防线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与美国的博弈中“不跪不退”,首先源于自身强大的实力。论市场,中国拥有全亚洲最大的市场,庞大的消费群体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这不仅是国内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也对全球经济有着重要的拉动作用。
论实力,中国是联合国认证的全球唯一拥有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意味着中国具备独立、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从基础的原材料加工到高端的科技制造,都能实现自主供应。这种全产业链的优势,让中国在面对外部压力时,拥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应对能力。
当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手段限制中国商品出口时,中国凭借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庞大的国内市场,迅速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内需市场,同时积极开拓海外新兴市场。
而在农产品方面,美国的关税战虽然影响到了部分贸易,但中国并没有因此陷入困境。农产品的供应渠道广泛,中国可以转向巴西等国家采购,像近期多艘巨轮驶向宁波,交付巴西大豆订单,就充分证明了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灵活性与自主性。
03.外交发声:中国立场与全球合作的新机遇在近期召开的金砖国家外长会晤上,中国外长王毅的发言掷地有声,引发全球关注。
王毅外长呼吁,如果面对霸凌选择默不作声、妥协退缩,只会让霸凌者得寸进尺,并且直接点名美国,指出其大搞单边主义、“本国优先”,以关税敲诈各国的不当行径。这番言论,不仅是中国坚定立场的再次表达,更蕴含着深刻的战略深意。

金砖国家组织人才济济,成员中既有全世界最大的粮食、能源矿产国,也有像中国这样的最大工业国,而且人口总数占世界近一半。这意味着金砖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丰富的原料、强大的制造业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完全具备“踢开美元另起炉灶”的客观条件。这对于一直依靠美元霸权和盟友体系在全球“作威作福”的美国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与此同时,美国自身也在发生变化。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如朝令夕改的决策方式,严重损害了美国自二战以来苦心经营的国际信用。欧洲和乌克兰等作为美国盟友,在诸多事务中深受其害。
美国的盟友体系是其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支撑,一旦信用崩塌,盟友们对美国的信任度降低,未来美国想要联合盟友对中国实施芯片禁运、军事围堵等举措,将变得愈发困难。
而且,中美关税战已经严重影响到美国国内的关键选民群体——美国农民。如果美国农民因关税战破产,特朗普的基本盘必将受到严重冲击,这也让美国在对华政策上不得不有所顾虑。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坚定立场与外交发声,不仅捍卫了自身的利益,也为全球合作与多边主义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的国际格局演变中,中国将继续以自信、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同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包容的国际秩序。
文本来源 @徐量 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