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九点前后,这个简单动作助你调节脾胃

经络技巧 2025-04-21 22:14:49

不少人最近的留言都有类似表现:明明没吃多少东西,在临睡前的时候,总感觉胃里堵得慌,那食物仿佛就像是卡着一样下不去了,甚至能够闻到晚饭的气味在往上泛。

这在传统养 生理论中,被称为「中焦失司」,其根源在于脾的运化功能出现了失调。脾主运化,当运化能力有所欠缺之时,食物难以顺利地转化为身体所需求的精微,而且反倒更容易致使湿浊堆积起来。初期或许仅仅是胃部有胀满之感,而且大便较为黏腻。长期这般积累下去,会导致肢体感觉沉重,脸色也会渐渐变得晦暗。

最近正处在清明到谷雨这段时间,空气中的湿度慢慢多了。要是晚上七点到九点这个时段感觉胃里胀胀的,大多是脾胃运化功能变弱的一种表现。

记住当脾气虚弱不健之时,吃东西就会加重其负担。《灵枢·营卫生会》:「中焦如沤,失其司则秽浊内生」。代谢浊物在体内长期积聚为四点:

胃部满闷:食物吞咽后停滞在胸腹交界处,温水都难以舒缓;

下肢疲倦:从下午起,双腿就似乎像绑上了沙袋一般,而且膝盖弯曲处常常会有一种潮湿、黏糊的感觉;

腰腹松软:皮肤触感寒凉,而且内部有感虚火躁动;

情绪不稳:黄昏时分,易感到焦躁,头部两侧有着紧束般的感觉。

「谷气滞则百脉涩」,运化出现异常会给全身气血的流通带来影响,可以通过触摸腹股沟的状况,我们能够初步去对体内湿浊的积聚程度作出判断。

建议在晚间九点前后进行这个动作:

回元导引(3分钟)

源自古代脾胃调养法,通过被动按揉章门穴调节脾胃功能。章门穴是调养中焦的重要穴位。

操作要点:保持坐着的姿势,两只手轻微握拳,让拳头是空的。以腰为中,慢慢往左右两边转动。接着用中指和无名指缓缓揉按右侧肋骨下面的章门穴,一直保持有酸胀的感觉;接下来换到左边,再做同样的动作。整个一套动作要和正常呼吸配合好,很顺畅地做完。

连续调养一周可能出现以下舒缓:

晨起舌象:舌体边缘齿痕减轻,边缘轮廓逐渐清晰;

排便状态:出现成形软便,质地均匀不易散开;

体征观察:手掌大鱼际部位色泽转为红润,青筋隐退。

日常养护要点

睡姿建议采用右侧卧位,右腿自然伸直,左腿稍微弯曲,右手掌心轻托耳下。这样的姿势,直接催进肝胆经气的疏泄,进而加强中焦气机的运转;

茶饮方:陈皮3克搭配炒麦芽5克,佐以少许桂花,用沸水加盖闷泡,下午三点到五点间分次温饮。注意避免性味寒凉的绿茶,阴虚内热者慎用炒麦芽、陈皮,可改用生麦芽、石斛。

晚间七到九点之间,要避免接触冷水。其时段人体的阳气开始内收,而寒凉,很容易导致气血的运行变得迟滞。

这种调养办法,通过持续地对中焦气机进行疏散,进而帮助恢复脾胃正常的运化功能,把体内积存的浊气排出体外。

1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