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再次提醒:这样吃降压药真的很危险!很多患者还在犯,尽量避免

在咱们生活的社区里,张大爷是大家都熟悉的热心肠。今年 63 岁的他,被高血压纠缠了足足十几年。这些年,张大爷对自己的身体

在咱们生活的社区里,张大爷是大家都熟悉的热心肠。今年 63 岁的他,被高血压纠缠了足足十几年。这些年,张大爷对自己的身体那是相当上心,每天按时按量吃着 “地平” 类降压药,饮食上也格外讲究,高盐高油的食物基本不碰,就盼着能把血压稳稳控制住。可谁能想到,前段时间,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差点把张大爷的生活搅得粉碎。

那天,家里来了亲戚,还带了几个大西柚。张大爷刚吃完降压药,看着水灵灵的西柚,没忍住,就切开一个吃了起来。谁知道,没过一会儿,张大爷就感觉胸口一阵剧痛,像有一块大石头压着,喘不过气来。他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双手紧紧捂住胸口,额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家里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蒙了,好在反应快,赶紧七手八脚把张大爷送往医院。一路上,张大爷难受得说不出话,家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到了医院,医生们迅速展开抢救。经过一番紧张的忙碌,总算是把张大爷从鬼门关前拉了回来。事后,一家人后怕不已,怎么也想不明白,不过是吃了个西柚,咋就惹出这么大的祸事?其实,这里面的门道可深着呢,下面就给大家好好讲讲。

吃降压药时,西柚是 “雷区”,那橘子呢?

对于像张大爷这样的高血压患者,长期服药是控制血压的 “必修课”。而在服药期间,有些食物就像隐藏的 “定时炸弹”,比如西柚,那可是高血压患者公认的饮食禁忌。哪怕再馋,也得狠狠心管住嘴。

河南省人民医院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赵淑娟介绍,西柚里有一种叫呋喃香豆素的生物活性物质,这东西进入人体后,就像个捣乱分子,专门针对肝脏药物代谢的重要 “助手”——CPY3A4 酶下手,会抑制它的活性。你可别小瞧了这个酶,它在肝脏代谢药物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一旦它的活性被削弱,肝脏代谢药物的速度就像被踩了刹车,变得缓慢起来。这会导致什么后果呢?降压药在血液里的浓度会大幅上升,就好比给原本正常剂量的降压药 “偷偷加量”。

除了呋喃香豆素,西柚里还有个 “帮凶” 叫柚皮素。这个柚皮素也不安分,它会加快肠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这一增一快,双重作用下,血压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容易骤降。轻一点的,人会感到头晕目眩、浑身乏力、心慌意乱;严重的话,甚至会引发心绞痛,更可怕的是心梗,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有人可能会想,那我错开时间吃,吃完西柚隔几个小时再吃降压药,这样总行了吧?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西柚对 CPY3A4 酶的影响就像强力胶水,一旦粘上,很难摆脱,是不可逆的。有专业文献表明,吃了西柚或者喝了西柚汁后,酶的活性至少要 72 小时才能慢慢恢复正常。

这时候,肯定有人会问,西柚和柑橘看起来很像,那柑橘是不是也不能吃了?其实啊,西柚也叫葡萄柚,它和柑橘可不是一回事。柑橘指的是橙子、橘子、砂糖橘这些水果。这类水果里的呋喃香豆素含量相对较低,对 CPY3A4 酶的影响微乎其微,就像小蚊子叮了一口,一般不会引起大的反应。所以,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期间,少量吃点柑橘类水果,通常没啥问题。

降压药不能和牛奶一起吃?还有这 3 类食物也要避开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图方便,吃降压药的时候顺手就用牛奶送服。可你知道吗,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举动,可能会让降压药的效果大打折扣。

牛奶就像个 “调皮鬼”,它会在胃黏膜和药物之间悄悄筑起一层薄膜。这层薄膜就像一道屏障,阻碍了药物的吸收。等这层薄膜慢慢被吸收了,药物早就错过了在体内发挥最佳效果的吸收期,药效自然就降低了。而且,牛奶里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等多种元素,这些元素一旦和药物碰上,就像两个不同阵营的士兵,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改变药物原本的性质。

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下,奶酪和酸奶这类奶制品,要是和药物一起吃,产生的后果可能比牛奶更严重。尤其是治疗重症高血压的降压药 —— 优降宁(也叫帕吉林)。因为这些奶制品里含有酪胺成分,当它和优降宁一起进入人体后,酪胺就像个迷路的孩子,没办法及时被代谢,只能在体内越积越多。这就好比房间里的垃圾越堆越高,最终会引发血压像火箭一样飙升,诱发高血压危象,十分危险。

除了西柚和牛奶,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的时候,还有几种食物也得绕着走。

烟酒:服药后,体内的血压好不容易趋于稳定。可这时候要是吸烟喝酒,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会严重影响药物的吸收,干扰血压的稳定性,让之前的努力白费。

油腻食物:那些油腻腻的食物,虽然味道诱人,但能量值超高。长期大量吃这类食物,就像给身体里的血压 “小恶魔” 不断加油打气,容易让血压蹭蹭往上涨。所以,在服用降压药期间,饮食还是清淡点为好。

香蕉:香蕉里含有丰富的钾离子。本来钾离子对身体是有益的,但对于正在服用降压药的患者来说,就得多留个心眼了。服用降压药的同时吃香蕉,很容易让血压像坐跷跷板一样,波动变得更大。而且,降压药里的利尿成分,就像个糊涂门卫,会阻碍钾元素正常排出体外,这就可能导致体内钾元素过量,严重的甚至会诱发心脏麻痹。

常见的 4 个用药误区,高血压患者千万别踩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第一份《全球高血压报告》里提到一组惊人的数据:高血压影响着全世界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在过去的 30 多年里,患病人数就像滚雪球一样,从 1990 年的 6.5 亿人,一路增长到 2019 年的 13 亿人,差不多翻了一番,同比上升了将近一半。更让人担忧的是,在这些高血压患者中,有一半的人压根不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压,而大约有 4/5 的患者没能得到及时治疗。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想要让治疗效果立竿见影,在服药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开下面这几个常见误区。

对药效急于求成:不少高血压患者都盼着血压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降下来,甚至有些人会盲目地增加药物剂量。可这样做,就像开车时猛踩油门又猛踩刹车,会让血压像失控的野马一样,波动过大。这对心血管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负担,极有可能引发危险。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想要稳定达标,大概需要 4 周左右的时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可不能操之过急。

单纯依赖药物:高血压的治疗可不是只靠吃药这么简单。除了按时服药,还得配合非药物治疗,比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不熬夜;饮食上要低盐低脂低糖;还要坚持适当运动,像散步、打太极拳等。要是只单纯依靠药物,就像一条腿走路,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认为血压降得越快越好:一定要清楚,血压可不是降得越快越低就越好,也不是降到正常范围就能立马停药。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规律地服药,把血压稳稳地控制在一个良好的范围内。千万不能为了追求快速降压,盲目加大药量,这就像在悬崖边开车,十分危险。

盲目用药,跟风服药:每个高血压患者的身体情况都不一样,适合的药物也各不相同。不能看到别人吃某种药效果好,自己也跟着吃。患者正确的做法是,到正规医疗机构,让专业医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服药方案,然后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规律服药。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