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沙漠科技四排弹匣:QMAG-53

弹匣或弹鼓轻机枪虽能省去更换弹链的麻烦,但这些枪械使用的大容量供弹具往往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在携行与卧姿射击方面上均存在

弹匣或弹鼓轻机枪虽能省去更换弹链的麻烦,但这些枪械使用的大容量供弹具往往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在携行与卧姿射击方面上均存在一定不足。假如忽略火力持续性,让士兵携带步枪的30发弹匣。虽然保证卧姿射击舒适,但士兵也需要携带大量弹匣,这也会增加重量。

△ RPK的45发弹匣较长,考虑卧姿射击,两脚架也非常长。

△ RPK的弹匣需要专用的携行具。

△ Surefire公司曾推出过一种四排弹匣,这种弹匣的容量有60发与100发。为了保证供弹,托弹板被分为两层。结构较为复杂,而且一些用户反馈,这种供弹具不是非常可靠。

△ 在HK416上使用Surefire的四排弹匣,弹匣容量为100发,其长度非常浮夸。

对于AR步枪来说,由于诞生较早,它的弹匣井适配的就是双排弹匣,上机匣也特别窄。由于弹匣井很难更改,所以很多AR的四排弹匣,都存在一个巨大的“缩口”,弹匣的四排部分,要逐渐变成双排,以适配弹匣井。这也是为何Surefire的四排弹匣长得比较奇怪的原因。

那么,有没有办法制造一种既方便携带,尺寸相对紧凑的新型供弹具?一向擅长“创新”的沙漠科技最喜欢造这种“颠覆性”产品,于是又开始动起了他们的歪脑筋。

△ 早在NGSW项目时期,沙漠科技公司就开始计划设计四排弹匣。然而真正可用的成品2022年才出现。

经过大量试验,他们终于造出了一款“压缩弹匣”:QMAG-53。根据沙漠科技的宣传,这款弹匣尺寸紧凑,容量达到53发,而且极其轻便可靠。沙漠科技的溢美之词总让人感觉不太靠谱。这款“压缩弹匣”真有他们说的这么厉害吗?

△ 使用QMAG-53的AR步枪,高度和常规步枪没有明显区别。

简单来说,沙漠科技的思路就是将两个30发弹匣“压”在一起,并在弹匣内部加上四排并双排的引导斜面,从而在保证弹匣高度不太大的情况下增加弹匣容量。然而,引导斜面必然占用弹匣内部的空间,为了保证弹匣的高度不会超过常规的30发弹匣,沙漠科技将弹匣的容量定为53发。

△ QMAG-53的宽度几乎是常规30发弹匣的2倍。

△ 四排并双排的过程。

△ 托弹板上设有可活动的假弹(浅灰色和棕色)和辅助托弹板(绿色),帮助完成供弹。

△ QMAG-53的拆解。

那么,沙漠科技公司的四排弹匣又该如何适配AR的双排弹匣井呢?答案很简单,他们根本不打算适配,而是让用户换一个弹匣井/下机匣。

△ QMAG-53弹匣内部的引导棱。弹匣形状非常规则。

△ 弹匣下部截面与上部截面。整体区别不大。

△ Surefire的60发弹匣,底部的大托弹板没法进入上部狭窄的区域,因此工程师在大托弹板里装了一个小托弹板。

△ QMAG-53(左)的结构比Surefire的60发弹匣更简单。

△ QMAG-53的高度和常规弹匣差不多,弹匣的携行具可以直接安装在防弹背心前部。

△ QMAG-53配套的专用下机匣:QUATTRO-15。

△ 弹匣插口几乎是常规下机匣的2倍。

和市场现有的同类产品相比,QMAG-53的弹匣形状更为规则,这样的设计不但有利于保证托弹板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还可以减少部件数量。理论上说更有利于可靠性。就现阶段的用户评测,这款弹匣用起来相当可靠,鲜有故障。

但要知道,这种行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想要使用沙漠科技的四排弹匣,就需要换专用的下机匣。由于弹匣、弹匣井实在太宽,下机匣和上机匣的接缝处也十分迷惑。

△ 用户使用QMAG-53,注意上下机匣的接缝。

我小时候看过一个笑话。小明玉玉了,总想着自杀,专家们为如何保住小明的命大费脑筋。这时候一个医生站出来说,只要我们把小明打死,一切不就万事大吉了?

AR的四排弹匣之所以难以设计,症结就在于原有的弹匣井太窄,且上机匣也很窄。沙漠科技选择了连弹匣和下机匣井一起换掉,至于弹匣井宽度、上下机匣的适配完全放弃治疗。对于这种做法,大家又怎么看呢?

评论列表

周生生
周生生 16
2025-01-20 16:39
如果供弹可靠,那就是个好东西

AMX 13 90 回复 01-20 19:33
越简单越好,都没40发的,为啥?

勇者大作战 回复 AMX 13 90 01-24 20:15
30发正合适,如果常规布局30加10就增加了弹匣长度,如果重新设计40发性价比又不高不如上50 60发的

幽灵
幽灵 10
2025-01-20 22:28
直接上弹鼓不行吗

用户10xxx35 回复 02-22 23:20
弹鼓好用但不好携带,如果你背过弹鼓跑5公里就知道,那个中的滋味是一言难尽啊。

幽灵 回复 用户10xxx35 02-23 12:56
这样的话,你得携带多少弹夹

小熊猫
小熊猫 7
2025-01-24 09:12
这简单!给腾讯充点前,分分钟就给你做到60发,就算是左轮手枪,人家都能给你扩容到10发[笑着哭]
小楼春雨
小楼春雨 4
2025-01-21 16:38
两个30发弹匣共用一个供弹口,打完一个再用隔壁的,可以在中间用旋钮控制左或者右供弹,完美解决供弹可靠性问题

亮亮 回复 01-28 23:23
用大容量就是为了减少换弹次数和观察子弹数量次数,你这样搞,什么都没少,弹匣还容易出故障

chaboshi 回复 03-22 15:28
赞成。用隔断板扩容这种思路,中国早就玩过了,结果是可靠性达不到军用标准,警用的话只能说勉强凑合,但是因为在中国没有应用场景就没有下文了。真想提高步枪的持续火力,可以采用这个办法,增加一个把两个弹匣并在一起的装置,这个装置接在弹匣井上,通过手动拨杆快速切换,这样体积和重量是略微增大,但好处是两个弹夹可以左右灵活交替更换,理论上可以不间断的使用,直到你打光填装好的弹匣。

以逝的旧情
以逝的旧情 4
2025-02-06 17:52
一匣更比四匣强
rolling thunder
rolling thunder 3
2025-01-25 22:36
弹鼓不香嘛?[得瑟]
用户17xxx27
用户17xxx27 2
2025-01-28 23:48
给弹匣装弹的时候会不会出现只装满其中一边的情况?
浮云
浮云 2
2025-02-01 12:02
我们不早就有这玩意了么?
用户17xxx10
用户17xxx10 2
2025-04-16 19:42
费劲,弹链、弹匣两用就解决了。
圆石
圆石 2
2025-04-20 06:48
不如ak两弹匣正反胶带捆一起简单可靠。据说老山前线创造出来的。
用户13xxx18
用户13xxx18 1
2025-03-15 07:45
放弃弹簧,动力装填。

chaboshi 回复 03-22 15:34
再加上计算机控制进弹就更完美了。

懂事
懂事 1
2025-03-31 21:38
中国军工厂马上截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