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夏末,北京金融街,一辆黑色迈巴赫缓缓驶入信威集团总部的地下停车场,穿着剪裁得体西装的男人推门下车。

公司的会议室里,几十位投资人正焦急地等待着他——信威集团董事长王靖的到来。
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他曾许下的惊世豪言:六年内发射32颗卫星,斥资3300亿在尼加拉瓜开凿一条新的大运河。

投资人们对这位商业奇才充满了信任和期待,可谁又能想到,仅仅4年后,信威集团轰然倒塌,王靖骗走国家280亿后失联。
这位商业奇才,是如何骗走国家280亿的?他又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王靖1972年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高中毕业后,他考入了江西中医药大学。
可大学生活很快就让他失望了,枯燥的中医学理论,繁重的课程,和他想象中的精彩人生天差地远。
他渐渐意识到,比起行医救人,他更渴望掌控命运的快感,尤其是对金钱的渴望,像一颗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

于是,他选择了退学,回到北京后,身无长技、无从下手的他,选择了一个看似不起眼却充满潜力的行业——养生保健。
他租下昌平区一间门面破旧的小洗浴店,重新装修,挂上了“北京昌平养生计划”的牌匾,一切从零开始。
与其他洗浴中心不同,王靖极善包装,他穿着一身白大褂,自称中医世家传人,向顾客讲述着穴位经络与养生秘方。

他的按摩手法并不特别,保健品也不过是外地小厂生产的廉价货,可他却能凭借自己的口才让顾客对他深信不疑。
随着养生热潮兴起,洗浴店的生意火爆得一塌糊涂,客户中不乏机关干部、企业老板、外企白领。
王靖租下了更大的店面,开设了连锁,招募了数十名员工,一步步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

2010年,一家叫做信威集团的公司,正处在破产边缘,大部分投资人避之不及,将它视为一颗烫手山芋。
王靖悄悄出手,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资本操作,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信威集团大部分股份。
收购完成后,王靖利用信威原有的技术和资质迅速运作,一方面与柬埔寨方面签订电信合同,吹响海外扩张的号角。

另一方面,频繁在公开场合露面,宣称信威集团将布局全球通讯网络,打造“中国版的通信帝国”。
更精妙的是,他通过巧妙设计,让这笔柬埔寨订单成为信威集团恢复盈利的象征。
哪怕这背后不过是资金腾挪、左手倒右手的金融把戏,外界也无从窥探。

新闻报道、财经杂志、投资论坛上,信威集团成了新晋奇迹的代名词。
而王靖,这个出身卑微、来历模糊的男子,一夜之间摇身一变,成为北京金融圈炙手可热的人物。

2013年的初夏,信威集团的新总部大楼刚刚竣工,大堂里,王靖带着随行人员巡视每一处角落,神情间满是得意与期待。
在媒体镜头前,他举止大方,谈笑风生,宣称信威将开启属于中国民营企业的“太空时代”。

那天的发布会上,灯光璀璨,镜头咔嚓作响,王靖站在讲台中央,语调铿锵:
“我们将在六年内发射32颗卫星,建成全球覆盖的通信网络!”
发布会后的日子里,关于信威集团的新闻几乎每天霸占财经版块的头条。

不久之后,王靖在香港的一场私人晚宴上宣布,他将耗资3300亿人民币在尼加拉瓜修建一条新的大运河,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直接挑战巴拿马运河的地位。
晚宴上的商界精英们面面相觑,随即爆发出一阵轰然大笑,大家以为王靖在开玩笑。

可看着他脸上那份笃定和从容,笑声逐渐止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莫名的敬畏。
不久之后,王靖旗下的投资公司,与尼加拉瓜政府签署了为期一百年的独家商业协议,获得了运河项目的独家规划、建设与运营权。
国际舆论哗然,尼加拉瓜总统亲自出面站台,称这将是“改变国家命运的世纪工程”。

国内的媒体也纷纷转载,财经评论员们口若悬河,分析着运河对全球贸易格局的深远影响。
股民们听得热血沸腾,纷纷加码投资信威集团,仿佛自己也将搭上这艘驶向财富彼岸的巨轮。
而王靖,继续不紧不慢地在布局。

外界只看到信威集团连年飘红的漂亮财报,却不知道那些报表上的数字,是如何被一层层包装、掩饰、堆砌出来的。
最初,王靖通过收购信威集团,以极低的代价掌握了这家几近破产的公司,他利用信威残留的技术资产和海外资源,迅速策划了一系列“国际大单”。

其中最经典的,便是与柬埔寨签下的所谓30亿电信项目。
实际上,这笔订单大部分是信威集团自己做出的融资安排——通过抵押未来合同收入,向国内大型银行申请贷款,再反手将资金打入信威账户,制造出“海外收益大增”的假象。

左手倒右手,账面光鲜,实则暗藏巨大债务,而这一套游戏,王靖玩得出神入化。
尝到甜头后,他将这套模式复制到更多的国家——俄罗斯、乌克兰、尼加拉瓜,乃至非洲、东南亚的多个小国。
每一笔海外项目都被包装成耀眼的新闻,每一次签约仪式都请来当地政府官员站台。

最重要的是,他成功拉拢了国家开发银行这个庞然大物。
国开行,作为国家层面的政策性银行,本应极为谨慎,可在当时,“一带一路”战略方兴未艾,国际基础设施项目正是重点扶持领域。

王靖便以海外通讯建设、运河工程、卫星网络为名,频频向国开行申请巨额贷款。
最终,国开行为信威集团批下了高达280亿元的贷款额度。
这笔贷款让信威集团的市值在短时间内疯狂膨胀,从数百亿迅速突破到2000亿大关。
王靖也顺势登上了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成为人人艳羡的商业奇才。

而在暗地里,通过股权质押、股份减持等一系列资本操作,王靖将手中大部分信威集团的股份变现。
据后来媒体调查统计,他套现出的资金总额高达240亿人民币,钱源源不断地流入了离岸账户和私人信托基金。
而与此同时,那些所谓的海外大单逐渐暴露出端倪。

在尼加拉瓜,当地记者调查发现,所谓的“大运河项目”,除了最初破开的11公里碎石路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
原定的大规模施工队伍早已解散,设备锈蚀在雨林边缘,无人问津。
而信威集团宣称即将发射的卫星项目,也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家们质疑声中变得支离破碎。

2016年,一篇震动全国的深度报道出现在财经界,标题赫然写着:《信威集团隐匿巨额债务,神秘人套现离场》。
文章详细列举了信威集团与多家海外公司的虚假交易、资金挪用、虚增收入的证据,并直接点名王靖为幕后操盘者。

这篇报道像一颗重磅炸弹,直接撕开了信威集团光鲜外表下的黑暗真相,消息一出,资本市场瞬间炸锅。
信威集团的股价暴跌,市值在短短几个月内蒸发了90%以上,从2000亿跌到不足200亿,15万股民血本无归,无数家庭因此破产。

而此时的王靖,早已悄然离开了公众视野,据传,他在信威暴雷前夕,就已经将主要资产转移至海外,人也早已经失联。
有人说他在美国洛杉矶购置了豪宅,有人说他定居在加勒比海某个离岸小国,无论真相如何,再也没有人能真正找到他。

监管部门随后展开了立案调查,国家开发银行焦头烂额地追索那笔高达280亿的贷款窟窿,却无奈发现,大部分资产已经流失海外,追回无门。
从那以后,关于王靖的故事,被人们一遍遍提起,一遍遍咒骂。

在财经论坛上,有人冷笑着称他为“中国商业史上最成功的大忽悠”,也有人痛心疾首地分析他的每一步布局与骗局。
而王靖,或许在某个遥远的海岛上,过着悠闲的日子,偶尔浏览着关于他的新闻。

2024年,信威集团被法院宣告破产,一个时代,随着信威集团的崩塌,悄然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