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股市、互联网、还是你家附近的夜市?
与其抽象的说“市场”,你更应该问的是哪个具体的市场。
市场发展本来就是不均衡的,整体不好并不代表你不好,整体都好也不代表你能好。
真正能赚钱的人,内心一定是无视各种“平均”,“平均”和他们无关,他们要的是“不平均”。
就像我在贵州的青山绿水,可以完全忽视沙哈拉沙漠的严酷一样。
你要知道,在“互联网”这个市场里,还可以细分为公众号、短视频、电商等领域。
而公众号里又可以找到无数细分领域,只要在一个领域做起来一两个号,就有可能实现一个人甚至一家人的衣食自由。
凛冬已至,准备过冬,过去几十年每一年都有人在喊。
但事实是,在这种喊声里,富起来的人越来越多。
长期看,经济只是科技的外延,只要科技一直发展,经济体就会越来越大,附着和寄生在经济体上的人普遍来说就会越来越好。
而且,需求并不会消失,几百年前的人都能活下来,你还怕什么。
经济好的时候,你也没赚到钱,这个问题是不是更值得思考?
你更应该关心的是,如何才能抓住属于你自己的机会。

认清自己,比认清大环境重要
为什么越想赚钱的人,越赚不到钱?
因为不符合逻辑。
赚钱的基本逻辑是:
你能赚钱,是因为有更多人买你的东西;
别人之所以买你的东西,是因为你的东西做得比其他人好;
你的东西之所以能做得比其他人更好,是因为你在这件事上下了一般人下不了的功夫;
你之所以能下一般人下不了的功夫,是因为你热爱。
以优势和热爱为出发点,更容易赚到钱,而以赚钱为出发点的人,很可能从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真正困难的不是“知彼”,是“知己”。
你的优势是什么?你对什么有热情?你有哪些技能,准备拓展哪些技能?你未来在哪个方向深耕?……这些问题,远比你整天研究宏观重要得多。
把时间精力放在影响圈,你能积极改变,把时间精力放在关注圈,除了口嗨几句,大概率你什么也改变不了。
打持久战,不要在意一朝一夕的得失
别人做项目,三个月三周见不到效果就放弃了,你做项目,以三年起步。
一开始做公众号矩阵这个项目,我就是抱着打持久战的姿态来做的。
对我来说,写作是要做一辈子的事。
公众号矩阵这个项目以年为周期,持续更新,3个月上一个小台阶,1年上一个大台阶,这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
一切都靠积累。
白手起家,需要的是一个人的精神力。
把创业当修行,把赚钱当修行,把写文章、拍视频当修行。
建设自己的“基础设施”,让钱来追你
一个人财富的基本盘=他的技能+他所处的人际网络
要有几个天塌下来,你都能赚钱的技能。
要有“一技之长”,不要相信当老板不需要学技能这种鬼话,你要信了,你大概率要多走10年以上弯路。
因为没有技能的加持,从零到一赚钱这件事上你就是在投机,在试图“以弱胜强”。
在你还是个小个体的时候,你能不能赚到钱,其实和大环境好不好没啥关系。
我们小区的理发店、诊所,管你大环境好不好,只要他愿意,再经营5年、10年一点问题没有。
能不能赚到钱的关键,不是大环境,也不是他所在的小环境,而是他手头有活儿。
基础设施的厚度,会决定一个人、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速度。
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包括高速路、高铁、电力、供水、互联网、大数据等等。
基础设施一旦建成,优势很多:
1、你能大幅度提升未来做事的效率,降低做事的成本。
2、未来会高频使用,越早搞定越早收益。
3、边际成本越来越低。
对于一个人来说,你的技能、社交网络、作品(文章、视频、书籍等)、团队、公司管理经验和制度等等就是他的“基础设施”。
这些基础设施,会大幅度提升你的机动能力,未来机会出现的时候,你能以极高的效率、极低的成本、极高的成功率横移过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