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脑梗死患者越来越多?医生告诫:宁可在家不出门,也别做这几件事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近年来,脑梗死的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持续上升,甚至在年轻人群中也频繁出现。许多患者在发病前毫无征兆,甚至在外出活动时突发倒地,抢救不及时便会造成严重后果。

医生提醒,有些看似日常的小习惯,实际上正在悄悄增加脑梗的风险,甚至比高血压、高血脂更可怕。

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即便是当下身体无恙,也可能在未来某一天遭遇突如其来的健康危机。宁可待在家里,也不要做这些事,避免让自己成为下一个病人。

脑梗死为何越来越多?多种因素正在推高发病率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大脑供血动脉发生堵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最终造成神经功能损害。

近年来,这一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中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中国卒中报告》数据,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超过330万,其中约70%-80%为缺血性脑卒中,且发病年龄正在逐年下降。

究其原因,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关键因素。高油高盐饮食、久坐不动、熬夜、焦虑、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正在悄然侵蚀血管健康。

此外,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也加剧了脑梗的发生。尤其是冬春季节,寒冷刺激会引发血管剧烈收缩,诱发血栓形成,使得脑梗高发。

脑梗死的致命风险:不仅是瘫痪,更可能危及生命

脑梗死的危害远超很多人的想象。许多人误以为脑梗只是“半身不遂”,实际上,它不仅会导致肢体瘫痪。

还会影响语言、吞咽、记忆、认知等多方面功能,严重者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成为长期卧床的病人。

更可怕的是,脑梗死的复发率极高。有研究数据显示,首次脑梗死患者在一年内复发的概率高达20%-30%,五年内复发率更是高达50%。

其中,超过一半的复发病例会导致更严重的残疾甚至死亡。因此,预防脑梗不仅是避免一次发病,更是防止多次打击。

医生提醒:这几件事,宁可不出门,也别做

1. 清晨气温骤降时外出锻炼很多人认为晨练是健康的象征,但清晨温度低,血管容易收缩,血压波动较大,尤其是冬春季节,早晨的寒冷刺激会显著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研究表明,清晨6:00-10:00是脑梗的高发时段,此时外出运动,反而可能诱发脑梗。建议:晨练不宜过早,冬季可改为上午10点后或下午3点左右,气温较稳定时再进行。

2. 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久坐不动现代人习惯长时间坐着刷手机、看电视或办公,但久坐会导致血液循环变慢,血液黏稠度增加,极易形成血栓。

世界卒中组织(WSO)指出,久坐超过4小时,脑卒中风险增加30%以上。建议:每坐1小时,至少起身活动5-10分钟,有助于促进血液流动,降低血栓风险。

3. 突然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情绪波动过大,如愤怒、焦虑、惊吓,都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骤然升高,增加脑血管破裂或血栓形成的风险。

此外,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也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使血栓更易形成。建议:保持情绪平稳,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减少突发性脑血管事件的可能。

4. 忽视高血压、高血脂的控制高血压是脑梗的最大危险因素之一,80%的脑梗患者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则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堵塞。

如果不加以控制,脑梗的风险会大幅上升。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脂,遵医嘱服药,合理饮食,避免高油高盐食物。

如何预防脑梗?中西医结合给出答案

西医预防:

· 控制高危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可有效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 健康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减少红肉摄入,增加鱼类和坚果的比例,有助于降低血管炎症。

·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保持血管健康。

中医防治:

· 活血化瘀:中医认为,脑梗多与“气滞血瘀”有关,丹参、三七、红花等中药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 调和阴阳:针灸、推拿、艾灸等方法可以改善血液流通,缓解血管痉挛,降低脑梗风险。

· 饮食调养:山楂、黑木耳、洋葱等均有助于降低血脂,增强血管弹性,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

总结:预防脑梗,做好这些才是关键

脑梗死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长期不健康生活方式累积的结果。医生提醒,避免清晨寒冷外出、减少久坐、控制情绪、管理血压血脂,是降低脑梗风险的关键。

此外,中西医结合调整身体状态,合理运用现代医学的预防手段与中医的调理方法,才能真正远离脑梗。

预防脑梗,行动刻不容缓。宁可在家保持健康习惯,也不要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谨记医生的警告,守护自己的血管健康,才能真正减少脑梗的威胁。

参考文献

1. 《中国卒中报告2022》,中国卒中学会

2. 《世界卒中组织(WSO)全球卒中报告》

3.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指南(2020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4. 《中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中国中医药学会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