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全域肿瘤医院盛大开业,该院不仅斥资30亿,更是引进顶尖质子治疗技术,日接诊量曾高达千人。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仅仅运营了两年半的时间,该医院就负债5.19亿,甚至在2025年1月10日,重庆全域肿瘤医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就连发六条公告,直接宣告将进入破产清算。
那么,这究竟发生了了什么事情?难道医院还能破产吗?
从辉煌到破产的轨迹
2022年6月,重庆全域肿瘤医院正式开业,当时可谓备受瞩目,毕竟这可是万州区第一家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同时也是重庆市重点支持的项目。
而且根据官网的介绍,这家医院占地8万平方米,总投资30亿元,而且还引进了全球顶级的3.0T核磁共振、后超高端CT等设备,并招募了包括北京新桥医院博士生在内的上百位专家团队。
光是床位就规划了2500张左右,而且该医院还号称“辐射200万肿瘤患者需求”,光是在治疗肿瘤方面,该医院就巨资引进了价值6亿元的质子肿瘤治疗系统,要知道,这在当时全国范围内都是非常少见的。
而且为了配合这套先进的治疗系统,医院还特意新建了一栋四层楼的质子中心,总共投入了4.2亿元,甚至在刚开始运营的时候,医院就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免费义诊活动,吸引了非常多的病人前来就诊,每天接待的患者数量一度高达一千人。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在2024年12月19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重庆全域肿瘤医院有限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而且医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通知,宣布医院全面停止运营,并与所有员工解除了劳动合同关系。
曾经辉煌无限的医院,如今只留下了高达5.19亿元的债务。
隐藏在光环背后的危机
曾经辉煌无限的医院,如今只留下了高达5.19亿元的债务,其实对于重庆全域肿瘤医院破产并非意外,毕竟在开业前便有持股48.6%的股东突然退股,而且光是一期工程,就已经烧光了20亿元。
而且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让很多患者难以承担,就拿该医院的质子治疗费用来说,平均下来每分钟就要花费10万元,整个疗程算下来,总费用通常在30万到40万元之间,这个价格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负担。
当然除了质子治疗之外,这家医院的其他医疗项目收费也比公立医院要高,这就导致医院的收入可能难以承担运营所需的各种高额成本,面临经营压力,毕竟大多数患者都更加倾向于公立的三甲医院。
除了这些问题之外,这家医院的选址也是加剧了“灭亡”,毕竟重庆全域肿瘤医院地处万州区经开大道,离主城区远,周围居民也不多,交通不方便,病人来看病很麻烦。
虽然医院想了办法,在市里设了转诊点,还安排了接送车,但这些只是临时措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而且还会增加医院的开销。
针对这些问题,医院不得不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方式来增加收入,例如不必要的过度检查和重复收费,但这些行为最终被医保部门发现并处罚,医院的声誉也因此进一步受损,可谓是雪上加霜。
类似事件
当然对于重庆全域肿瘤医院破产并非个例,在2024年山东鲁西南医院因负债12.6亿元破产,其投资方新凤祥集团(曾为山东首富旗下企业)跨界办医失败,最终将医院资产以14.23万元贱卖。
而北京麦瑞骨科医院、首都医疗骨科医院亦因母公司债务危机接连破产,前者拖欠1.53亿元债务,账面资产仅剩14万元。
在这个行业大变革时期,民营医院想脱颖而出,得先明确自己的特色,走不一样的路,这时候就应该避开和公立医院硬碰硬,可以专攻一些小众市场,比如高品质医疗、康复养老、医疗美容等等。
说白了,就是提供公立医院不擅长的服务,做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而且还要根据市场需求,提供更个性化、定制化的医疗服务,才能吸引到特定人群。
通过差异化竞争,民营医院可以在夹缝中求生存,并逐步发展壮大,只有找准定位,做出特色,民营医院才能在行业洗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当然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这样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和支持,我们需要大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更是要坚决杜绝过度医疗和乱收费等损害患者利益的行为,用实际行动维护患者的权益。
通过规范诊疗行为和合理收费,医护人员可以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口碑,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当然重庆全域肿瘤医院倒闭这件事,给所有民营医院提了个醒,未来民营医院要好好看清现在的情况,改变过去的想法,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优质又方便的医疗服务,民营医院需要正视挑战,积极创新,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民营医疗的未来之路在哪里?这需要整个行业共同探索和努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