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整个弹群存于库房待废弃,中国海军视若珍宝所引入的各式俄制导弹当前情形

前言:自1992年起至2006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向俄罗斯购入了价值达280亿美元的军事器械,除主战装备外,还包含海量的

前言:自1992年起至2006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向俄罗斯购入了价值达280亿美元的军事器械,除主战装备外,还包含海量的配件与弹药。例如,陆军接收了1000枚“红土地”激光制导炮弹,1500枚9M119反坦克导弹,以及480枚道尔防空导弹;空军则购置了千枚R-27中程空对空导弹,1000枚R-77中程空对空导弹,3000枚R-73近距离空对空导弹,1000枚KH-31反辐射导弹,200枚KH-59MK反舰导弹,以及一千枚48N6E导弹。此外,海军在引进956EM驱逐舰与636常规动力潜艇时,亦同步购入了相应的配套弹药。随着这批当年引入的武器系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其伴随的配套弹药目前的状态如何,引人关注。

一:引进的故事

1990年5月,中国海军启动了全新的海军战略规划,然而,舰船性能与美国之间存在显著差距,加之美国实施的军事封锁政策,使得中国海军的现代化进程受到一定限制。与此同时,周边国家和地区正迅速增强其海上实力,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金刚级驱逐舰已投入服役,海峡另一侧亦有7艘成功级护卫舰、6艘康定级护卫舰以及6艘诺克斯级护卫舰陆续加入服役序列。相比之下,中国海军的现役舰艇中并无一款能与其匹敌,最先进的大型水面舰艇仅为30年前设计的051型驱逐舰。当时,中国海军主力舰艇的补充尚处于建造阶段,短期内无法有效缓解海军的迫切需求。在成功引进苏-27SK战斗机后,中国海军也开始探讨是否应考虑引入一些俄罗斯装备以增强自身实力。

然而,军舰对后勤支援需求极为苛刻,海军对此深感忧虑,担心苏联是否会如三十年前全面撤回所有军事专家,鉴于俄罗斯承诺承担维修、管理、人员培训等责任,中国海军开始审视评估俄制舰船,首当其冲的是关注956型现代级导弹驱逐舰配备的“白蛉”系列超音速反舰导弹。此外,现代级导弹驱逐舰搭载的中程舰空导弹是当时中国尚不具备生产能力的关键装备。1993年,海军司令张连忠亲自登上了太平洋第十战役分舰队第175导弹舰支队的“快速”号现代级导弹驱逐舰,尽管初次印象认为该舰体庞大、外观粗犷,但对其系统的先进性给予了高度评价,尽管其动力系统稍显过时,但整体性能稳定,燃油消耗相对低廉。

一九九四年,中俄双方启动协商程序,一九九六年起,中国代表团频繁赴俄,不分昼夜地展开会谈,旨在引进苏-30MKK战斗机、636型柴电潜艇、S-300地对空导弹系统以及现代级驱逐舰。一九九七年七月,中俄双方签署协议,决定采购两艘956E型驱逐舰。除了舰艇本身,价值八亿美元的交易还包括配套武器装备、卡-28直升机、燃料、润滑油及备件。鉴于中国海军迫切需求快速交付,俄罗斯将其海军预购却因资金短缺而未支付的两艘现代级驱逐舰赠予中国,分别命名为“杭州”号和“福州”号。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中国海军对这些舰艇表示满意,并于二〇〇二年再次购买两艘升级版的956EM型驱逐舰,分别命名为“泰州”号和“宁波”号,全部部署至东海舰队。

二:舰舰导弹

鉴于此,中国海军在购入四艘现代级驱逐舰之际,亦同步取得了五十枚由彩虹设计局研发制造的3M80与3M80M升级版超音速反舰导弹。这些导弹均搭载于KT190四联装发射装置,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3M80M升级版导弹乃是中国海军出资开发的产品。原属苏联海军的此类超音速反舰导弹,原本是针对美国航母战斗群设计的,旨在破解当时全球最强大的美国“宙斯盾”防御系统。通过加强超音速突防与远距离打击能力,中国海军在九十年代仅有上游-2及鹰击-8两种亚音速反舰导弹。尽管在八十年代曾着手研发C-101/301超音速反舰导弹,但皆因技术问题未能投入服役。随“现代”级驱逐舰引进的3M80反舰导弹,则成为中国海军首度装备的超音速反舰导弹。

关于3M80反舰导弹的设计,其搭载冲压发动机并配备内置火箭助推器,在发射瞬间火箭助推器运作3至4秒使导弹达到冲压发动机的启动速度。随后,火箭助推器分离,导弹升至20米的高度,以每秒780米的速度巡航飞行。在接近目标时,高度降至7至10米,进入最后拦截阶段。此时,导弹能够实现高达10至15G的机动性。尽管该导弹的技术规格表现优异,其最大射程仅限于100公里,即使升级后的3M80E型号也仅有160公里,这使其在与美国“鱼叉”反舰导弹竞争射程上处于劣势。在苏联时期,这一问题相对不那么突出,因为苏联的反舰导弹专门针对特定任务设计,如SS-N-12/19远程反舰导弹主要用于打击航母。相比之下,3M80反舰导弹主要部署在驱逐舰和导弹艇上,用于近海作战,并未被设计为远距离打击航母的目标。

然而,当俄罗斯处于经济拮据时期,其军事装备均被列入了出口目录。为了提升俄罗斯军事工业的国际影响力,被冠以“航母杀手”称号的3M80导弹应运而生。然而,当中国海军引入“现代”级驱逐舰后,发现3M80的射程与航母之间的差距明显,这一问题在苏联海军中或许并不突出,但对于专注于对抗航母的中国海军而言,却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挑战。此外,3M80导弹的成本高昂,维护复杂,并对技术保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该导弹重达3950千克,增程型更是达到了4500千克。尽管“现代”级驱逐舰的排水量超过7000吨,也只能搭载8枚,这使得3M80导弹在实际应用中面临诸多局限。许多设计思路虽然适合苏联海军的装备体系,但在转换为其他用户时,技术和战术层面却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难题。最终,中国海军并未大规模扩充3M80导弹的装备规模,而是选择了性能更为先进的鹰击12远程反舰导弹作为替代,其射程是3M80的四倍,显著提升了中国海军的反舰能力。

三:潜舰导弹

0.67仅能通过核潜艇的垂直发射系统进行投送,而“基洛”级潜艇配置的是直径533毫米的鱼雷发射管,为此,苏联海军研发了直径同样为533毫米的3M-54E超音速反舰导弹。

0.75当飞行速度达到马赫15,在15米的高度掠海巡航,并在接近目标50公里处,涡扇引擎脱落,随即启用固态火箭引擎,加速至马赫3,实现对目标的精准打击,从而有效调和了远距离发射与高速度攻击之间的冲突。俄罗斯于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配备此类装备,而中国的海军在2002年增购了8艘“基洛”级636ME型潜艇后,尽管自主研发的“鹰击”-82潜射反舰导弹已投入使用,但仍坚持按照每艘潜艇配备2个弹药基数的要求,引入了50至60枚射程更远、飞行速度更快、破坏力更强的3M-54E超声速反舰导弹。

尽管俄罗斯方允诺了交易,却未接纳中方请求转移技术,且降低了供应数量,仅提供了原计划的60%,即减少了40%的燃料,使得导弹的最大射程从俄海军自用版的400至450公里骤减至220公里。更甚者,卫星制导系统的剔除,使该导弹仅能依赖惯性导航,这意味着随着飞行时间的延长和航程的加大,累积误差会显著增加。战斗部的重量仅为200千克,对于大型水面战舰的破坏力显得不足,需要发射两枚才能使吨位在5000至8000吨的军舰失去作战能力,这显然无法满足中国海军对抗航空母舰的需求。因此,中国决定不再采购该型号导弹,而是自主研发性能更先进的“鹰击”-18潜射反舰导弹,两款导弹在外形和设计理念上虽有相似之处,但在内部构造和功能实现上存在显著差异。

使用了体积更小、轻量化集成的捷联惯性导航、双工数据通信网络与“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协同运作的数字式设备,飞行管理系统与末制导雷达融入了自适应抗干扰技术,战斗部的重量扩展至300公斤,破坏力提升了80%。国产小型涡轮风扇引擎的巡航速度提升至0.85马赫,运行寿命延长了35%,射程增进了60%,最远可达660公里,成为当时中国海军射程最长的反舰导弹,具备在航空母舰防御圈外实施密集导弹袭击的能力。该导弹主要部署于039系列常规潜艇与093系列攻击核潜艇,前者最多可携带4枚,后者则能装载8枚,两到四艘潜艇便足以掌控百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此外,该导弹也搭载于052D与055级驱逐舰的舰载版本,一个航母打击群一次能够发射110枚导弹进行饱和攻击。伴随“基洛”级潜艇的逐步淘汰与3M-54E超声速反舰导弹库存的减少,这些先进的武器系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四:舰空导弹

当中国接收俄罗斯军舰之际,其海军亦秘密启动了两项名为“968工程"与“988工程"的项目。其中,“968工程"涉及将俄罗斯的“无风-1”(9M317)舰空导弹、"军舰鸟-M2EM"对空警戒雷达以及"矿物-ME"反舰导弹目标引导雷达整合至052B型驱逐舰上,具体实施于“广州”号和“武汉”号之上。“988工程"则聚焦于在051C型驱逐舰上集成“暗礁-M"远程舰空导弹、"军舰鸟M2EM"雷达以及"拉戈达ME-988"捷联惯导系统。这一系列合作之举,见证了俄罗斯武器出口公司与中国之间前所未有的紧密协作,不仅提供了系统的部署、安装服务,还参与了相关设备的测试工作。中国海军对此表现出高度的认可与赞赏。

中程舰载防空导弹系统,主要部署于“现代”级驱逐舰,配备有装填24枚9M38M1舰空导弹的单轨倾斜发射器,采用半主动雷达导引,最远射程可达25公里,能同步击落六个空中威胁,升级版的9M38M2舰空导弹射程扩展至38公里,当中国引入俄罗斯的“无风-1”舰载防空导弹发射系统时,双方均急切希望迅速推进合作项目,由中方的总装备部、海军与工业部门组成的代表团赴俄进行协商。谈判初期气氛友好和谐,俄方原计划提供出口型号的性能,但中国在此之前已了解俄方自用型号的技术参数,并坚持要求这些性能指标被纳入技术规范书中。俄方对此持反对态度,双方立场坚定。在即将离境登机前,双方最终达成协议。

合约总价值较俄方初始提议减少了三成,亦低于中方原先的预期二成。随后,俄方代表团赴华参与技术协调会议,议程进展颇为艰难。中方坚持要求记录于规范说明书中的技术细节,而俄方则固守其在交付舰艇时所规定的标准。连续数日的交涉中,双方各执己见,谈判陷入了停滞。俄方更换了一位负责制定实验计划的军官,临近回国之际,俄方最终同意草拟一项中方可接受的执行方案。最终,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获得了“无风-1”防空导弹整合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了红旗16中程防空导弹。该导弹采用32管垂直发射系统,占地面积仅为“无风-1”的七成,然而载弹量却提升了三成,发射速度最快可达每秒一发。这一系统装备于054A级护卫舰上。

C、第五二型驱逐舰系列现已采用自主研发的三四六系列主动相控阵雷达与海红旗九号远程舰载防空导弹。零五一级、零五二级驱逐舰亦已升级至配备国产导弹。中国海军现掌握的鹰击一二级、鹰击十八、鹰击二十一反舰导弹,以及红旗九号、红旗十号、红旗十六号舰载防空导弹,在性能上均超越了俄罗斯的同类武器。

五:结语

针对上述情况,可以概括为:俄罗斯提供的武器系统主要源自苏联时期,伴随该国在90年代的动荡局面,其制造标准和质量参差不齐,频繁的试射未能成功,从而引发了中方的不满意。在中国军事工业经历显著提升后,原先用于部署这些导弹的平台已不再适用,导致大量进口的俄罗斯武器被闲置于仓库之中,鲜有人问津。值得注意的是,导弹存在一定的“有效期”,例如空对空导弹的存储期限约为7至10年,S-300防空导弹的存储期同样为10年。一旦超过这个期限,即使在存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导弹的性能和可靠性仍可能出现显著下降。更为严重的是,若存储环境不佳,金属材料可能因化学反应而发生腐蚀,遗留的加工应力可能导致部件变形,高压容器、伺服机构、燃料罐的橡胶密封件也会因老化而丧失弹性。因此,对于那些已经服役长达20至30年的俄制导弹而言,它们实际上已经在等待报废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