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中国多家航空公司正式接到通知,暂停接收波音新飞机及零部件采购,已抵达舟山交付中心的数架737 MAX客机被迫返航。这一举措被视为对美方近期加征245%关税的直接反制,波音股价当日暴跌2.4%,市值蒸发超35亿美元。数据显示,中国目前运营的波音飞机达1781架,占全球波音交付量的四分之一,此次暂停将导致其年交付量减少15%,西雅图工厂30架737 MAX交付计划被迫冻结,俄亥俄州钛合金供应商紧急裁员200人。
图片:即梦AI生成
国产大飞机“出海”东南亚:破局垄断,抢占市场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中国商飞(COMAC)加速推进国产客机国际化战略。2025年3月,C919在新加坡航展首秀即斩获40架订单,随后开启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尼五国绕飞演示,验证高温性能与短跑道适应性。
老挝民航局于3月颁发C909(ARJ21)型号接受证,首架客机已交付运营。
中马、中越联合声明明确支持引进中国商用飞机,越南第89号议定允许进口中国适航认证机型。
C919凭借价格优势(较波音同机型低15%-20%)及定制化服务,吸引东南亚航司关注。2024年印尼已订购ARJ21,并有意引进C919。
尽管C919核心部件仍依赖进口(如法国赛峰发动机),但起落架、航电系统等已实现国产化。中国商飞计划2025年交付78架C919,国产化率目标提升至60%。
图片:即梦AI生成
行业影响:全球航空产业链重构波音的困境折射出贸易摩擦对高端制造业的深远冲击。中国暂停订单后,波音面临现金流危机,而空客及中国商飞成为最大受益者。国际航协预测,2025年全球航空供应链问题将持续,积压订单达1.7万架,交付周期延长至14年。
国产替代加速:华为昇腾芯片、百度昆仑芯等国产AI芯片需求激增,服务器交货期排至2026年。
区域合作深化:东盟与中国日均贸易额达20亿美元,非洲采用1200列中国动车组完善交通网络,义乌外贸重心转向墨西哥、沙特。
国产客机的全球化之路尽管C919已在国内承运超100万人次,但其规模化替代波音仍面临挑战:2024年底仅交付15架,发动机国产化尚未完成。分析指出,中国需在以下领域突破:
适航认证:加快C919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认证进程,打破欧美技术壁垒。
售后服务:建立海外维修网络,提升备件供应效率。
产能提升:商飞需从年产50架扩至200架,以满足东南亚年均7.2%的客运增长需求。
图片:即梦AI生成
美贸易博弈推动全球产业链加速重组,中国以“暂停波音订单”为筹码,既捍卫贸易权益,亦为国产大飞机开辟出海通道。随着C919在东南亚市场的突破,中国正从“规则接受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这场航空产业的变局,不仅是技术与市场的竞争,更是全球化时代大国博弈的缩影。未来,国产客机能否真正撼动波音-空客双头垄断?答案或将书写于东南亚的天空之上。
(综合自环球网、搜狐新闻、凤凰网等公开报道)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