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乳腺癌这场战斗中,准确判断病情进展程度以及评估术后复发风险,是极为关键的环节!不仅为选择恰当治疗方案指明方向,还能协助规划合理的复查频率与项目。

01.早?还是晚?
一、早期乳腺癌
在TNM分期里,T代表肿瘤大小,N指淋巴结转移情况,M表示有无远处转移。早期乳腺癌包括0期、Ⅰ期以及部分Ⅱ期。
0期(原位癌):这是乳腺癌发展的起始阶段,包含导管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
此时,癌细胞被限制在基底膜内,就像被关在“笼子”中,没有向周围组织浸润,也未发生转移。
Ⅰ期乳腺癌:标记为T₁N₀M₀,意味着肿瘤最大直径不超过2厘米,并且区域淋巴结和远处器官都未被癌细胞侵犯。
部分Ⅱ期乳腺癌:如T₂N₀M₀,肿瘤最大直径大于2厘米但不超过5厘米,同样不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二、晚期乳腺癌
晚期乳腺癌分为局部晚期和复发或转移性两种类型。
局部晚期:包含部分可通过根治性手术治疗的ⅡB期(T₃N₀M₀)和ⅢA期(T₃N₁M₀)病例,以及因皮肤、胸壁或区域淋巴结受累,难以实施根治性手术的ⅢB、ⅢC期乳腺癌。
Ⅳ期乳腺癌(复发或转移性):癌细胞已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到肝脏、骨骼、肺部、脑部等远处器官,并在这些部位形成转移性病灶。
这里要明确,复发是指初次治疗后,乳腺癌在原发病灶或其周围组织再次出现。转移则是癌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在身体其他部位“安营扎寨”。
三、分子分型
一般来说,在相同TNM分期内比较复发风险更具实际意义,一旦肿瘤发生远处转移,比较复发风险高低意义就不大了。
从基因分型角度看,复发风险从高到低依次为三阴性乳腺癌、HER2阳性乳腺癌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
若同时呈现激素受体阳性和HER2阳性,我们依据HER2阳性特征来评估复发风险。
研究表明,在Ⅰ期T₁N₀M₀的患者中,HER2阳性患者的5年复发转移风险是HER2阴性患者的5倍以上。
也就是说,在此分期下,HER2阳性患者5年内复发概率是HER2阴性患者的5倍。
即便肿瘤较小且淋巴结呈阴性,只要HER2呈阳性,其复发风险依旧高于HER2阴性患者。
02.HER2阳性的复发风险
腋窝淋巴结阳性:复发风险较高。因为腋窝淋巴结是癌细胞常见转移部位,一旦此处出现癌细胞转移,意味着癌细胞可能已通过淋巴系统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增加了复发可能性。
腋窝淋巴结阴性,但肿瘤直径超2cm且伴有高危因素:像ER阴性、Ki-67≥20%、脉管癌栓等,这种情况下癌细胞更容易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增加远处转移风险。
腋窝淋巴结阴性、肿瘤大小超2cm但无其他危险因素:复发风险相对前两种情况有所降低,但仍需密切监测和随访。
腋窝淋巴结阴性、肿瘤大小小于2cm且激素受体呈阳性:复发风险在这几种情况中相对较低。这是因为激素受体阳性使肿瘤细胞对激素治疗较为敏感,有助于控制肿瘤生长和复发。
需注意,以上只是对复发风险的大致评估,实际情况可能受个体差异、治疗反应等多种因素影响。
03.三阴性乳腺癌的复发风险
复发风险大致分为两个级别:
淋巴结阳性或者肿瘤大小超过2厘米,患者面临较高复发风险。
肿瘤大小不超过2厘米且淋巴结为阴性,其复发风险相对较低。
04.激素受体阳性(绝经后)的复发风险
复发风险分为两级,具体如下:
一、高复发风险
淋巴结阳性数量达到或超过4个。
淋巴结阳性数量为1-3个,并伴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
♦️组织学分化等级为G3(分化程度较差)
♦️肿瘤直径T不小于5cm
♦️Ki-67表达水平不低于20%(增殖活性较高)
二、复发风险较低
淋巴结阴性,即无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阳性数量为1-3个,但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组织学分化等级为G1或G2(肿瘤组织分化程度高或中等)
♦️肿瘤直径T小于5cm
♦️Ki-67表达水平低于20%(肿瘤增殖活性较低)
05.激素受体阳性(绝经前)的复发风险
激素受体阳性绝经前乳腺癌的复发风险可分为四个等级:
一、最高风险等级
淋巴结阳性数量达到或超过4个。
二、较高风险等级
若淋巴结阳性数量为1至3个,并伴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
组织分化差(G3)
Ki-67增殖指数高于20%
肿瘤直径超过5厘米(T>5cm)
三、中等风险等级
当淋巴结阳性数为1至3个但不伴其他危险因素,或淋巴结为阴性但存在以下任一情况时:
组织中低分化(G2或G3)
肿瘤直径大于2厘米(T>2cm)
Ki-67增殖指数较高,超过20%
四、最低风险等级
淋巴结阴性,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复发风险相对较低:
组织高分化(G1)
肿瘤直径不超过2厘米(T≤2cm)
Ki-67增殖指数低。
在制定治疗方案及随访计划的过程中,我们要综合考虑患者具体状况,包括病理特征、治疗方案以及个体差异等多方面因素,选择最适宜的治疗及随访策略。
生命因坚持而精彩!
参考文献: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诊治指南(2024年)
一些朋友拍的花,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