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混动车了

天下车论 2023-11-15 19:39:59

2023年,多家纯电动车企业陷入困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放缓,市场竞争持续加剧,新能源革命进入了阵痛期。

与此同时,混合动力车型仿佛一夜间迎来了一场“泼天的富贵”:既受消费者青睐,又得到厂家高度重视,更获得了政策支持,由此,混动车型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入市场。

市场上带油又带电的车型越来越多,也逐渐划分开来:传统企业大多在原有的车型基础上,增加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PHEV);新势力造车企业则普遍在纯电车型(BEV)的基础上,推出可外接充电也可以用油给电池充电的增程式车型。

但在混合动力技术发展过程中,始终无法忽略的则是以丰田为代表的油电混合动力技术路线(HEV)。

众所周知,近年来,以BEV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快速增长,不断挤压燃油车市场空间,但随着补贴退坡带来的成本增加、销量规模扩大加剧了补能困难等问题,新能源革命进入了阵痛期。

然而,混合动力技术路线却迎来了政策上的鼓励:今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金融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明确提出了稳定燃油汽车消费。并在这一项中指出,鼓励企业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积极探索混合动力、低碳燃料等技术路线,促进燃油汽车市场平稳发展。这就为混合动力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信心。

其实消费者和生产企业都已意识到,“带油又带电”更适合现阶段能源结构与使用需求,也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占据主流。混合动力车型由此迎来了这场“泼天的富贵”。至于刚刚开始发力的PHEV和增程式车型,虽然现阶段在销售增速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就驱动模式而言,在解决了一些BEV车型天生的弊端的同时,相较HEV车型仍具有一定局限性。

作为混合动力技术的开山鼻祖,丰田在1997年推出全球首款量产混合动力车型“PRIUS 普锐斯”。随后,以普锐斯为起点,丰田混动技术历经26年发展,具备非常完善的电动化技术和三电系统优势。自2005年进入中国,18年来丰田HEV车型在中国的累计销量已突破2,500,000辆,平均每天就有1428人成为丰田混动新车主,车辆首尾相连长度超过1万公里,约等于北京到中国南极考察站的距离。

对于拥有广泛用户基础、深受全球用户信赖的丰田HEV而言,面对当前众多技术路线集中发力的中国车市,不仅要拥有布局完善的车型矩阵,更要在继承与进化中不断迭代混合动力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并持续赢得用户信赖。

市场格局生变,混动异军突起

今年汽车市场,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卷”,价格战持续时间之长、波及范围之广,都前所未有。

今年上半年,价格战极大地加剧了消费者的观望情绪,燃油车以近乎“惨烈”的降价全面冲击新能源汽车市场;年中随着各地相继传出充电涨价,再加上充电设施的建设速度与电动车的销量增长速度仍有较大差距,电动车的优势被进一步削减;如今到了年底,又一轮价格战悄然开启,消费者对新车价格、使用成本的敏感度再度提升。几轮冲击下来,今年纯电动车的销量增速已经明显放缓。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对此预判,由于电动车规模迅速扩大、新能源车的成本仍高于燃油车、以及规模增长所带来的充电难等因素,2023年新能源革命进入阵痛期,并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当夸张的“炫技”不再能打动越来越理智的消费者,使用可靠性和出行经济性重新成为购车基础条件。这样一来,混合动力车型的优势异常明显,在新能源革命终于开始优胜劣汰之后,市场又重新证实了,无论是现阶段,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带油又带电”,才是主流。

至此,市场格局悄然生变,各家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纷纷推出以PHEV为代表的混合动力产品,以期在BEV车型销量增速放缓、混合动力市场异军突起的过程中,加速抢占市场份额。显然,这样布局对于已深耕混动市场26年的HEV而言略显仓促。

技术路径比拼,HEV优势尽显

事实上,对于BEV、HEV、PHEV以及增程式之间的比拼,多数车企早已心知肚明。在电动化大潮到来之前,很多企业尤其是众多豪华品牌都相继推出过HEV车型,但由于自家的混动系统没能体现出明显优势而退出市场。

这也正是许多车企在意识到HEV更适合大多数消费者后,却仍旧只能选择推出PHEV和增程式车型的主要原因。

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推出HEV车型的企业虽然屈指可数,但并不影响HEV产品在全球收获了数千万的庞大用户群体。这样大的“蛋糕”,没有哪个汽车品牌会不心动,不过多数汽车品牌只能望洋兴叹。

HEV到底有什么独特的优势,能够一直获得全球汽车用户的广泛青睐?

首先与BEV车型相比,对于消费者而言,纯电动车的销量逐年增长,充电不便和里程焦虑依然没有得到缓解。截至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1620万辆,全国的私桩保有量为450万个,全国只有不到28%的新能源车主拥有私人充电桩。

显然,“规模增长所带来的充电难”问题依旧存在且日益严峻。补能困难这一项就足以劝退不少消费者,再加上充电涨价、“特权”消减、低温条件下的电池电量衰减严重等因素,BEV的使用成本明显增加,令消费者望而却步。

这或许也说明了,电动车的发明虽然早于燃油车,却为什么没能“为世界装上轮子”。

相较于BEV车型,PHEV车型的确解决了里程焦虑。但人们很快就发现,它也兼具了燃油车和电动车的缺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并不会达到理想效果。

PHEV需要充电使用才能达到最大的燃油经济性,但纯电续航仍然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期待,因此除非拥有私人充电桩能够频繁充电,否则这部分纯电驱动的里程几乎是摆设。如果作为通勤车辆,每天都要惦记着为车辆充电反而增加了烦恼,而因为充电带来的时间成本和已经上涨的充电费用,更让PHEV的经济性大幅削减。

而如果只把PHEV车型当作燃油车来使用,不仅价格高于同级别的燃油车,燃油经济性方面也无法与技术更加成熟的HEV车型相媲美。

至于用油发电的增程式车型,不仅车辆价格高昂、充电不便,而且冬季寒冷条件下纯电续航里程堪忧,在馈电状态下的油耗相当高。此外,这类车型的维修保养成本相较于PHEV更高,电池的衰退也更快,二手车的残值也更低。

而上述短板,使得BEV、PHEV和增程式车型,成为了消费者选购车辆犹豫不决的最大阻碍。

HEV的显著优势在于不需外插充电、无里程焦虑、无地域温度使用限制、优于PHEV及增程车型的燃油经济性等,可以说是当下消费者选车购车的最优解。

据了解,丰田的HEV车型,其混动系统目前已进化至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强化了电驱性能,拥有了媲美纯电车型的加速性能,以及通过燃油发动机与电动机的完美匹配实现了优秀动力表现的可持续性。

此外,丰田HEV车型也拥有不错的燃油经济性,能在使用过程中将油耗降至百公里4L左右、三电不需要特殊保养、全温全域使用、每箱油相较同级产品可以多行驶约200公里,平均每月仅需加一次油……

HEV车型以其明显的优势,已经能够清晰回应那些在选车过程中犹豫不决的消费者。

规模效应叠加,全新增长引擎

燃耗功率高、可靠耐用,是丰田进入汽车业后迅速后来居上、在全球市场领先的关键原因,也为其后续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十多年间,HEV在全球市场证明了这一技术路径是现阶段消费者的最佳选择:截至目前,丰田HEV车型在全球累计销量突破了2420万辆。

在中国,2005年丰田就已开启了混动时代。如今丰田在中国销售的HEV产品多达二十余款,覆盖了轿车、SUV和MPV三大细分市场,规模效应带来了叠加的领先优势,让消费者在各细分市场中都能拥有更多智能电混双擎产品加以选择。

从首款HEV车型“普锐斯”上市到20多年后的今天,汽车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源结构多样化带来的多种技术路线并存为消费者使用汽车带来更多选择。当汽车市场经历过多次变革,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后,电动化、智能化大潮势不可挡,但单一路径,绝不可行,这也正是丰田始终坚持全方位电动化战略的初衷所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得出结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企业的燃油车销量决定了车企的生存,以HEV为代表的混合动力车型则决定了车企的生死。

至此,这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了混合动力技术与车型,已风靡全球20多年的HEV技术路线不仅没有过时,反而让更多人看到其真正的优势与希望,在“稳定燃油汽车消费”的大势下,或许将成为新的市场增长引擎。

天下一言:

百年机会真难遇,一线光阴更易流

14 阅读:12239
评论列表
  • XJ 26
    2023-11-16 08:00

    你吹错了地方了,如果丰田HEV的车好人们就不会不买了,丰田也就不会和比亚迪合作生产新能源车了。

    切克闹 回复:
    BEV合作关PHEV啥事?
    qlm 回复:
    说丰田混动好,只是局限于省油和混动质量这方面。谁买车只关注这个,很多人看的是外观,内饰,做工,品牌,安全性。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纯电车,现在路上跑滴滴的,一大半得是卡罗拉
  • 2023-11-16 08:07

    客观来讲,如果国家在牌照等政策上都一样对待的话,结果就不一样了。

    切克闹 回复: 用户10xxx13
    哇,我们这网约车都用上高合了?挺厉害啊[滑稽笑]
    用户10xxx13 回复:
    你们那里网约车真多
  • 2023-11-17 08:24

    我国原来为BEV和PHEV提供大额补贴,就是为了避开丰田HEV的优势,免得补到丰田身上去了,并不是HEV不好,疫情后,国内经济已负担不起这么重的补贴,且国内车企混动技术也已经开始成熟起来了,因此,开始鼓励起HEV也属正常之事。

    用户41xxx00 回复:
    哪个好用,市场和评测会给出说明的!前提还得是发动机
  • 2023-11-16 18:24

    PHEV是目前最优解,HEV故障率高,维护难;BEV由于都是用的比较辣鸡的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和一般1.8L的轿车差不多

    wyz168a 回复:
    人家给你你多少钱在这里昧着良心说胡话
    666 回复:
    搞懂bev是啥再来评论!hev目前远比phev故障率低
  • 2023-11-16 15:07

    小日本的混动吹的天花乱坠,销量一塌糊涂

    飞向宇宙 回复:
    等那么久就有机会呀。
    兔子爱吃木须肉 回复: 飞向宇宙
    怎么说呢,油车电车同一起跑线才算竞争,又不限号不交税,新能源这一点就能省下不少钱
  • 2023-11-16 16:06

    伟大的丰田[点赞][点赞][点赞]

  • 2023-11-18 20:27

    上个月还看到有个山炮说丰田十几年前就有可以行驶1000多公里的电车还是固态电池,十几年过去了不说一万公里,两千公里应该没有问题吧,

  • 2023-11-17 10:00

    而且丰田混动操控性和动力非常好,连续6年战胜法拉利保时捷宝马,获得世界耐力锦标赛总冠军。

    用户18xxx44 回复:
    杂牌电车也吹,,呸[得瑟]
    云中的传奇 回复:
    6
  • 2023-11-18 21:09

    不能充电=不用充电,确实能吹[点赞]

  • 2023-11-21 20:49

    小编你又开始舔了

  • 2023-11-16 12:03

    丰田混动要上蓝牌,有购置税,如果减免了,再看销量

    坚如磐石 回复:
    本来就是燃油车,不上蓝牌上啥?
    云中的传奇 回复:
    一万的差价又能咋样,跟插混没得比
  • xan 4
    2023-11-17 06:15

    丰田最近负面消息多,老板又老喜欢出来bb,开始出帖子造舆论洗地了

  • 2023-11-18 18:14

    比亚迪做不出像丰田的油电混动车型,因为发动机耗油,只能做插电混动车型来弥补油耗缺陷

    用户12xxx31 回复: 云中的传奇
    你奔驰的全球销量能和丰田比吗?[哭着笑]
    云中的传奇 回复:
    第一辆汽车还是奔驰呢,你丰田算什么东西
  • 2023-11-18 20:24

    小日本现在酸的要死,手握一堆氢能源专利技术割不到韭菜恨死你们了,

  • 2023-11-21 09:41

    既然“丰田具备非常完善的电动化技术和三电系统优势”,为何放弃自身优势用比亚迪的三电?丰田油电混动的根本问题是,带不动日新月异的车机系统。未来智慧交通时代,没有强大的电能管理系统,上路都困难

  • 2023-11-16 16:59

    为了吹日系脸都不要,增程才是目前插混最优解,维护成本比其他混动低才是,居然说增程维护保养成本更高。

    修改昵称 回复:
    典型增程理想汽车 40KW 你搁这叫小电池?
    用户10xxx87 回复: 修改昵称
    同价位的都上100度电了,你说小不小
  • 2023-11-17 09:59

    丰田是混动王中王,累计销量2,500万,每年销量365万。比比亚迪整个销量还多很多。

  • 2023-11-17 12:00

    说了那么多,就是吹小日本的车

  • 2023-11-19 19:46

    吹的那么牛逼!销量一败涂地

  • 2023-11-19 11:53

    最近好多丰田的文章[得瑟]

  • 2023-11-22 07:06

    最近怎么老吹杂牌电车。。。辣鸡[得瑟]

  • 2023-11-16 12:43

    也是瞎吹。政策也是瞎定

  • 2023-11-19 23:02

    有什么好吹的,日本车还在电动车1.0时代艰难爬行,难道不知道中国已进入电动车3.0智能驾驶时代了?

  • 2023-11-21 08:45

    一日不停排核污水,坚决不买日本货!

  • 2023-11-17 10:38

    其实,如果全部交给市场,不搞那些补贴,诚实的人就会多起来。

  • 2023-11-17 12:36

    反正都是噶韭菜,能噶多少噶多少。

  • 2023-11-17 15:35

    反正我他妈买的就是本田CRV混动,管它丰不丰田[得瑟]

  • 2023-11-21 09:26

    啰七八嗦说了一堆废话!

  • 2023-11-22 09:52

    支持混动。不支持插混

天下车论

简介:有关汽车的一切,尽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