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厨房装吊柜?住过的人说:这钱真没必要花!

装修时,谁没被“厨房必须装吊柜”的话忽悠过?“不装吊柜东西往哪放?”“管道露着多难看?”这些“为你好”的建议,让多少人咬

装修时,谁没被“厨房必须装吊柜”的话忽悠过?

“不装吊柜东西往哪放?”“管道露着多难看?”这些“为你好”的建议,让多少人咬着牙在厨房顶上装了一排大柜子。

可等真正住进去才发现——这哪是收纳神器,分明是花钱买罪受!

最近刷到好多网友吐槽“厨房吊柜是装修最大的坑”,咱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厨房吊柜,真的非装不可吗?

住过才懂的痛:吊柜的“鸡肋”藏得深

“当初装吊柜时有多果断,现在用着就有多后悔!”网友@房东的猫的歌的吐槽,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她的厨房吊柜装得高,拿东西得踩小板凳,时间久了连自己都忘了里面塞了啥;@Melody更直接,作为“厨房边缘用户”,一年开火次数掰着手指头数,结果吊柜占了半面墙,看着压抑又用不上。

这些真实痛点,其实早有迹可循。

首先是使用效率低——吊柜的核心是收纳,但对下厨频率低、习惯轻食的家庭来说,地柜+餐边柜的收纳已经足够,吊柜反而成了“吃灰重灾区”。

其次是拿取麻烦——普通吊柜高度在1.5米以上,小个子够不着,高个子碰头,就算装了升降拉篮,成本高不说,承重和耐用性也让人提心吊胆。

更要命的是空间压迫感,小厨房装了吊柜后,本就狭窄的操作区更显拥挤,光线被挡住,做饭时抬头就是黑压压的柜子,心情都跟着压抑。

不装吊柜咋收纳?聪明人早有“替代方案”

“不装吊柜?那东西往哪放?”别急,网友们早用实践给出了答案。

最火的是墙面搁板+洞洞板。

@鹅黄的鸭梨家3平米小厨房,L型地柜全做成抽屉和拉篮,常用的锅碗瓢盆、调料瓶全挂在墙面搁板上,拿取一目了然,还省了开柜门的麻烦。

搁板的好处是灵活——高度可以自己调,造型能选原木、金属,甚至和瓷砖齐平做隐藏式,既实用又能当装饰。

其次是高柜+地柜组合。

8平米厨房的@康康&颂颂家,舍弃吊柜后做了一组高柜,从地面到天花板,内部用活动层板分区,烤箱、微波炉、锅具全塞进去,比吊柜能装还不用爬高。

更聪明的是,高柜还能“补空间”——烟道和橱柜有落差?

做一组薄高柜填上,既遮丑又增加收纳,一举两得。

还有移动收纳神器。

狭长型厨房装不了U型橱柜?

推个带轮子的小推车放旁边,上层放调料,下层塞清洁工具,做饭时随用随挪;嫌台面乱?

磁性刀架、挂钩置物架往上一贴,刀具、菜板全“上墙”,台面瞬间清爽。

装修不是“抄作业”:适合自己的才是好设计

“以前总觉得不装吊柜不像个厨房,现在才明白——厨房是用来用的,不是用来看的。”网友@入住半年的分享,戳中了装修的核心:需求比“传统”重要。

那些坚持装吊柜的家庭,大多是为了遮丑——油烟机管道、燃气表露着不好看。

但现在早有替代方案:油烟机可以选升降式,管道用装饰板包起来;燃气表用洞洞板遮挡,既能放工具又美观。

至于“收纳不够”?

地柜多做抽屉和拉篮,比吊柜好用十倍——抽屉一拉,里面东西一目了然,锅碗瓢盆分层放,再也不用弯腰翻找;拉篮装碗盘、调料,承重强还能分区,小厨房也能“螺蛳壳里做道场”。

结语:装修观念变了,我们更懂“好好生活”

从“必须装吊柜”到“拒绝吊柜”,这不是跟风,而是装修理念的进步——我们不再迷信“标准答案”,而是更关注“自己怎么用”。

厨房是家的烟火气所在,装不装吊柜,从来没有“必须”二字。

下次装修时,不妨先问问自己:“我家一年做几次饭?”“常用的东西有多少?”“装了吊柜,我真的会天天用吗?”想清楚这些,再决定要不要给厨房“戴顶大帽子”。

毕竟,住得舒服,比“看起来像个厨房”重要一万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