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罚了!
网红“东北雨姐”因在直播带货中推广的红薯粉条被质疑不含红薯成分而受到处罚。
根据本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调查结果,她所推广的产品未检出红薯源性成分,而是检出了木薯源性成分。这一行为构成了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由于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东北雨姐”的传媒公司(雨姐传媒)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共计165万元人民币,并且被责令暂停经营限期整改。

此外,涉事的红薯粉条生产企业也受到了相应的行政处罚,包括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等措施。

这起事件始于2024年9月23日,当时一位名为“大娃”的打假博主公开质疑网红主播“东北雨姐”在其直播间销售的红薯粉条不含红薯成分。根据“大娃”的说法,他购买了这些红薯粉条并进行了三次送检,检测结果均显示产品中未发现红薯基因,而是含有木薯成分。
随后,“大娃”前往“东北雨姐”所在地进行上门求证,并声称在此过程中遭遇了限制自由和暴力对待。这一行为引发了进一步的关注和争议。之后,双方在警方介入下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和解,并互相道歉。
9月23日,“大娃”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关于此事的信息,视频曝光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公众讨论。

紧接着,“东北雨姐”于9月30日晚上发表声明,表示已经将产品样本送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部门进行检测,但初步检测结果显示尚未能确定红薯粉和木薯粉的具体成分比例,不过其他如二氧化硫、铝残留等项目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同时,她也提到愿意先行退款给消费者。
随着事态的发展,本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此事展开了调查,并最终确认了“东北雨姐”所推广的产品确实不符合其宣传的内容。
基于此,10月12日官方宣布对雨姐传媒作出行政处罚,包括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共计165万元人民币,并责令暂停经营限期整改。
此外,由于该事件的影响,“东北雨姐”的粉丝数量大幅下降,品牌合作方也开始停止与她的合作。
三周!
从最初的质疑到最终的处罚决定,这起涉及虚假宣传的事件持续了大约三周的时间,期间伴随着多方的声音和行动,最终以严厉的法律制裁告终。
其实,“东北雨姐”的事并不是个例。近年来,网红直播间因虚假宣传而“翻车”的事件时有发生。
1、辛巴燕窝事件
2020年底,知名主播辛巴(原名辛有志)在直播间推广了一款燕窝产品。随后,有消费者质疑该产品并非真正的燕窝,而是糖水。经过第三方检测机构鉴定,确认产品中燕窝成分含量极低,主要为冰糖和水分。这一事件迅速发酵,引发了广泛的公众讨论。最终,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涉事公司进行了罚款,并要求其停止违法行为。
辛巴团队公开道歉,并承诺进行赔偿。这次事件不仅影响了辛巴的声誉,也让整个直播带货行业受到了严格的监管。
2、“疯狂小杨哥”带货月饼无门店事件
在2024年中秋节前夕,知名网红“疯狂小杨哥”(张庆杨)在其直播间大力推广了一款名为“香港美诚月饼”的产品。他在直播中强调这款月饼是来自香港的高端品牌,并且口感极佳,品质上乘。
由于他的高人气和粉丝基础,这次推广非常成功,销售额超过了5000万元。
随后,一些购买了这款月饼的消费者发现包装上的生产地标注为广州和佛山,而非香港。
消费者开始怀疑产品的产地真实性,并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他们的疑问。媒体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并联系到了“香港美诚月饼”的多位代理商。
代理商均表示,该品牌在香港并没有实体门店,主要生产基地在广州和佛山。媒体还报道了部分消费者反映的月饼质量问题,如发霉、变质等。
许多消费者感到被误导,对“疯狂小杨哥”的诚信产生了质疑。一些职业打假人也开始介入,进一步揭露了该产品的质量问题和其他虚假宣传行为。
最终,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介入调查,并以涉嫌“误导消费者”等行为对相关方进行处理。
以上种种,不胜枚举,且人无奈的。
很多网红在直播间里总是把粉丝叫作“家人”,好像大家是一家人一样,可实际上呢,有些网红却把粉丝当成了劣质产品的售卖对象。
这种反差确实挺让人哭笑不得的。

咱们老百姓上网看直播,图的就是个乐呵,有时候也是为了买点实惠的东西。特别是那些平时看起来很亲切、很真诚的网红,粉丝们对他们有一种天然的信任感。毕竟,每天晚上都听着他们说话,看着他们的笑容,时间长了,还真有点像家里人的感觉。
可是,一旦发现这些所谓的“家人”推荐的产品有问题,那心里的滋味儿可就不好受了。
更让人心寒的是,有些网红明明知道产品有问题,还硬着头皮去推,甚至在出问题后还不愿意承认错误,反而找各种借口推脱责任。这种行为不仅伤了粉丝的心,也破坏了整个行业的风气。
其实,做直播带货这行,最重要的就是诚信。粉丝们之所以愿意跟着你买东西,是因为相信你这个人。如果你连这点最基本的信任都守不住,那还怎么在这个圈子里混下去?而且,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信息传播又快,一次翻车就可能毁掉多年的努力。
所以啊,网红们真得好好反思一下。既然把粉丝当作家人,那就应该真心对待他们,不能光顾着自己的利益。
注:图片和视频资源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