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外长会议上,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就中美贸易战发表强硬表态。他明确指出,美国长期受益于自由贸易体系,如今却滥用关税手段胁迫各国。王毅强调,中国不会对单边霸凌妥协,任何退让只会助长美国的得寸进尺。这一表态直接回应了特朗普政府近期在贸易问题上的施压,表明中国已做好长期斗争准备。
随后,中国外交部发布《不跪》视频,进一步强化这一立场。视频引用“以斗争求合作则合作存,以妥协求合作则合作亡”的论述,清晰传递出中国不会在核心利益上让步的决心。值得注意的是,视频中罕见使用“帝国主义者”形容美国,这一措辞被视为中国对美政策的重要信号。
中国此次的表态,是否意味着中美关系已进入全面对抗阶段?
在金砖国家外长会议上,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就中美贸易争端作出回应。他并未直接点名美国,但强调中俄需加强协作,共同维护联合国宪章原则,抵制单边霸凌行为。拉夫罗夫的表态表明,俄罗斯虽不愿直接卷入中美贸易战,但仍会在国际秩序和多边主义框架下支持中国。
近年来,中俄经贸合作持续深化。2023年双边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能源、农业和高科技领域合作不断加强。尽管俄罗斯未明确反对美国贸易政策,但深化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客观上削弱了美国对华施压的效果。
俄罗斯的谨慎表态,是否意味着其在中美博弈中仍保持战略灵活性?
中国此次在金砖会议上的强硬表态,标志着对美政策进入新阶段。过去几年,中美贸易战历经多轮谈判,但美国始终未放弃关税施压。中国此次以“不妥协、不退让”的姿态回应,显示已调整策略,不再寄望于单纯对话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正加速推动“去美元化”进程,扩大与金砖国家、东盟及非洲的贸易合作,减少对美依赖。2024年前四个月,中国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12%,远高于对美贸易增速。这一趋势表明,即便美国继续施压,中国仍有足够的经济韧性应对挑战。
面对中国的坚定立场,美国是否会调整其贸易策略,还是继续加码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