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云南保山文旅备受争议。
起因是保山文旅举办了一个比赛,旨在宣传家乡特色,获得不错的名次的都有奖励。
特等奖25万元现金+住宿券+旅游礼包,一等奖9万现金+住宿券+旅游礼包,排名靠后的依次减少。

各大网络博主和素人纷纷踊跃参加,然而等结果出来后,很多博主傻眼了。获得二等奖的博主“云南阿伟”觉得不公平,通过社交平台账号曝光了此事。
引发广泛关注,网友质疑实为“拼爹大赛”,跟“我的区长父亲”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奖金数额丰富的特等奖和一等奖争议最大。

获得特等奖的是“小院改造”博主,参赛视频和保山毫无关系,视频内容就是在屋子里敲敲打打,压根就看不出来是在保山拍的。
唯一跟保山有关联的地方,就在于博主的定位是在保山,并且在文案中圈了保山文旅,甚至都不肯多提一句跟保山有关的内容。

不得不说,视频拍得很受欢迎,但是严重离题,就算内容再精彩也是零分,不知道保山文旅这番操作的意义是什么。
一等奖更加夸张,作者是保山人,在外地读书,内容只有几张从家乡寄过来的照片,毫无亮点,唯一的亮点在标题——《浪漫的保山政府》。

这样的视频都能获奖,其他博主倍感寒心,因为其他博主都是用心拍摄的家乡纪录片,从美食到咖啡,从人文到风景,从历史到文物,从乡村到城市……哪个都比前两名用心,哪个都比前两名精彩。
引发争议后,保山文旅给出了回应,原来本次大赛的评奖规则,完全按照作品数据流量排名,其中,评论量占比50%、点赞量占比30%、转发量占比10%、收藏量占比10%。

但是也强调,作品主题必须吻合,符合大赛精神。
那么问题来了,特等奖和一等奖,真的符合主题?符合大赛精神吗?

最不讲道理的就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没有固定的标准,就可以完全按照个人意愿做决定,人家说符合就符合,人家说不符合就不符合。
在大部分人看来, 改造小院这样的视频肯定是不符合主题的,但是保山文旅给出的解释是:

《改造小院》作品定位在保山,经核实,拍摄地点在保山市隆阳区潞江坝,作品中有保山小粒咖啡相关画面,经评委会认定,作品切合当下乡村旅游、大学生创业、乡村旅居主题,基本符合作品注意事项。
讽刺的是,就连中了特等奖的博主都很懵,觉得自己很冤枉,后续发布了一篇回应声明,澄清跟文旅人员并不存在亲戚关系。

宣传家乡本来是一件好事,花了这么多钱,结果却变成了让人心烦的一件事,我想本质大概在于,流量为王的时代已经彻底扭曲了三观。
既然完全看数据流量,干脆把名字改成“网红大赛”更好一些,何必还挂着文旅的名头呢?大家有什么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