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学科技社
今年3月底,华为发布了2022年年度报告。根据报告显示,去年华为整体营收6423亿元,纯利润356亿元。虽然同比利润下降超过60%,但2022年,华为的研发投入仍然高达1615亿元,比2021年还多出了200多亿元。而华为近十年总的研发投入更是达到了9773亿元。
企业在效益好的时候自然更容易投入研发,但华为在遭到打压,营收不利的情况下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孟晚舟称这样的做法是“向死而生”,外媒则评价,对华为的打压事实上已经结束了,因为不论怎样的限令都没有打垮华为。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都十分坚决。
华为多年前就定下了每年至少把销售额中的10%进行研发的标准,而且把这条写进了《华为基本法》,并且长期坚持。华为从一个“烂棚棚”起家,成立三十多年,就取得了现在的成就,坚持研发投入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当前,华为以超过12万项的总数成为全球持有专利最多的企业之一,2022年,华为依然获得了多达7689项专利。
当前华为的业务主要包括五大板块: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终端业务、云业务和汽车业务2022年,运营商业务和企业业务稳健发展,都比上一年有所增长,终端业务受到老美制裁的影响有所下降,此外今年首次披露的华为云业务则保持高速增长。华为能够在多种业务上获得强劲收益,凭的是多年来厚积薄发所获得的成果,正是这些自主创新的成果,在关键时刻帮助华为摆脱了困境。
随着华为研发投入的增加,华为的研发人员队伍也在壮大。截至2022年底,华为已经拥有了超过11万名研发人员,超过其员工总人数的一半。孟晚舟依然表示,华为哪怕面对压力,也会持续地吸引行业内的顶尖人才,而且瞄准的都是中国半导体被卡脖子的难题。
除了企业内部的研发,华为还积极地和其他科研单位合作。为此华为还设立了“难题揭榜”火花奖,目的就是鼓励高校等科研机构努力突破当前半导体行业的高尖端技术。技术和人才,都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坚实后盾。
除了大力进行研发投入,华为还早就未雨绸缪给自己的各级供应链找“备胎”,而不是依赖某一国家和供应商的产品。早在2012年,华为就有了这方面的准备,只是遭到禁令打压后才被曝光出来。
十年间,华为做了大量的元器件和单板替代开发,特别是在遭到打压的三年间,华为从硬件、软件和芯片三个方向进行突破,完成了78款开发工具的替代和13000多颗元器件的替代,电路板也找到了国产供应商。而在芯片方面,台积电不再代工麒麟芯片,就转向高通,当老美禁令升级后,又开始中芯国际来代工芯片,“断供”再也不能威胁到华为的发展。
当前各国之间高科技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相关行业的巨头都没有放松对研发的投入。统计显示,2021/22年度,全球研发投入最多2500家公司,总投资额超过一万亿欧元。其中,谷歌排名第一,脸书排名第二,微软排名第三,华为则排名第四,华为的研发投入即便在国际上也是处于前列的,超过了苹果、三星和英特尔。2012年,华为在这个榜单上排名43位,十年间,排名从四十多上升到第四,可见华为投入研发的决心。
华为在研发上取得成功,不仅对其自身非常重要,也对中国半导体行业整体上起到了提振作用。长期以来,中国不仅在芯片制造上受制于人,在芯片设计软件上也落后于先进国家。解决了14纳米芯片的EDA工具,是中国在这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而华为轮值董事长称这不是华为自己解决了EDA的问题,而是“华为和伙伴一起解决了问题”。不仅是华为,中国的芯片生产企业未来都可以使用自主研发的设计工具,这也是华为给整个中国半导体行业做出的贡献。
曾经的中国半导体业虽然产能很大,但是以技术门槛低、来钱快的代工和组装为主,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随着老美越来越严格的打压,中国企业不得不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华为的经历也让其他中国企业看到了前进的方向,增强了对自主研发的信心。
未来,华为还会努力地通过新业务上获得收益,硬件和软件齐头并进,同时扩大华为云业务的规模。此外,华为虽然宣布自己不造车,但依然会增加和汽车企业的合作,帮助车企造好车的同时扩展自身的业务。
总结:
华为发布了2022年年度报告,其中研发研发投入一项高达1615亿元,十年间,华为累计研发投入更是高达9773亿元,和国际上的科技巨头相比也毫不逊色。更难得的是,华为越是困难就越是加大研发投入,有着“向死而生”的勇气。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华为早就认识到了核心技术的重要性,而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能自己研发。华为在研发上的坚持,也代表了中国半导体行业面对打压和困境的态度,那就是绝不放弃,自立、自强,未来一定会取得胜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