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才能真正认识汉字的价值与作用,汉字存在着两套完全不同的字义,一套能够提升“人工智能”,另一套能够提升“人的智慧”,汉字是人工智能时代最完美的解决方案。
在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之前,汉字只是人类所有文字中独一无二的特殊文字,其中的优势,并没有充分被世人所认识,而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以后,全世界都将认识到:
汉字是所有文字中最完美的文字。
原因有二:
汉字,从其在女娲伏羲时代产生至今,存在着两套字义体系——造字之初的“本源字义”,以及在“本源字义”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常规字义”,这两套完全不同的字义体系,在人工智能时代,都将为人类带来其他文字无法替代的巨大作用。
一、汉字的“常规字义”能够提升“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的算法效率2025年新春火爆的DeepSeek,在其算法中运用了汉字,使DeepSeek的算法效率要大大高于应用英文的OpenAI,原因在于:
每一个汉字所包含的信息量,是英文的3~4倍,而且,只需要少量的汉字就能顺利表达现有的各种信息,而运用英文则完全做不到这一点,在英语世界里每年要产生一万多个全新单词,来用于表达新出现的事物,这对以英文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就是一个极其耗费算力的问题,而在中文语境中,则没有这类问题。
比如,猪、肉、猪肉这三个概念,在英文中需要用三个完全没有关联的单词pig、meat、pork来表示,而在中文里只需要用两个汉字,就可以把这三个概念表示得清清楚楚。
这就是汉字在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的算法中,无法替代的优势。
所以,我们可以相信,随着DeepSeek开源模型应用汉字以后,汉字必将成为人工智能算法中主要应用的语言。
在这一方面,用到的是汉字的“常规字义”。
二、汉字的“本源字义”能够开发“人的智慧”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对每个人的最大挑战是:
在人的意识之外的“非人智能”已经开始超越“人的智能”,超越程度不断增大,作为人来说,“如何在人工智能的生存环境中提升人的智慧?”就成为了人类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否则,人类将会成为在高度人工智能环境中的“多余的存在”。
那么,开启人类比自身的“智能”更高的“智慧”的方法是什么呢?
这种方法,就存在于汉字的“本源字义”中。

汉字在女娲伏羲时期最早被创造出来时,所拥有的“本源字义”,其内涵是:
人处在“重叠结构世界”中,拥有同样是“重叠结构”的人体,既有“显性人体”,又有“隐性人体”,而且,两个人体上各自存在着一套“心智系统”;
“显性人体”上的“心智系统”是“低层次的心智系统”,只是让人拥有了能够在“显性世界”中生存的“生存智能”,而在“隐性人体”内存在着一套“高层次的心智系统”,这套“高层次的心智系统”是人类的真正智慧之所在;
正因如此,在“重叠结构人体”中就存在着一种“心智系统转换”的方法,让人从“低层次的心智系统”中摆脱出来,进入“高层次的心智系统”,这样就能让人从“生存智能”提升到“生命智慧”;
汉字的“本源字义”所呈现的内容,就是对这种“心智系统转换”方法的描述。
从女娲伏羲时期,一直到老子、孔子的时代,汉字的“本源字义”一直没有消失,都在向世人呈现“心智系统转换”的方法。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显性人体”上的“低层次的心智系统”所产生的“生存智能”,会自然地被人工智能替代掉,而人类则需要重新开发更为高端的“人的智慧”,这是人工智能望尘莫及的。
要开发“人的智慧”,就需要进行“心智系统转换”,通过“心智系统转换”练习进入自身“隐性人体”内的“高层次的心智系统”。
放眼全球,真正能够让人实现“心智系统转换”的方法,就存在于汉字的“本源字义”中。
由此可见,汉字是人工智能时代最完美的文字,其“常规字义”可以提升“人工智能”,而其“本源字义”可以开发“人的智慧”。
汉字的“本源字义”已经被破译出来,“本源字义”核心原理、典型文字的深度分析,请看专题视频,发布在专栏《“黄帝密文”识字班》。
马王堆《帛书·老子》中用“本源字义”记载的“心智系统转换”方法详情,发布在专栏《解放“道德真经”》。
《老子》上古本《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中用“本源字义”记载的“心智系统转换”方法,完整上传于专栏《黄帝老子真经》。
而《大学》、《中庸》、《论语》中用“本源字义”记载的由孔子实践和总结的独特“心智系统转换”方法,非常适合现代人从基础到进阶一步步练习“心智系统转换”,详情发布于专栏《向孔子学功夫》。
真正复兴中华原生文化,让中华文明走向世界,需要心智玩家的读者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心智系统转换”,在自己的生活中应用“心智系统转换”,成为中华文明复兴的最早实践者与分享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