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特朗普上台不到2个月,做出一个大胆预测: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

特朗普近期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终于坦承了关税政策可能导致通胀回升,甚至不排除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这一番“真心话

特朗普近期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终于坦承了关税政策可能导致通胀回升,甚至不排除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这一番“真心话”无疑戳破了他此前在贸易政策上的强硬人设,让外界对美国经济前景更加担忧。

但有趣的是,与特朗普的表态不同,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却坚持认为“美国不会陷入衰退”。他承认关税政策可能会推高外国商品的价格,但同时强调,这将让美国本土商品变得更具竞争力。然而,这种自相矛盾的说辞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内部在关税问题上并未形成统一口径。他们清楚关税政策带来的副作用,但又不敢引发中产阶级的恐慌,更不想动摇国际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信心。

事实上,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根据亚特兰大联储最新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增长率的预测已暴跌至“-2.82%”。这距离特朗普上台才不过短短两个月,经济增速却已出现断崖式下滑。这一惨淡的数据,正是特朗普激进关税政策下的直接反映。然而,面对这些冰冷的事实,特朗普却显得毫不在意,甚至将投资者的担忧斥为“套话”,并声称那些“全球主义者”一直在剥削美国,他现在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把美国的财富从他们手中夺回来”。

特朗普的逻辑看似有道理,实则充满矛盾。他认为美国在全球贸易中处于劣势,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因此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来重塑美国的制造业优势,吸引资本和就业回流。但问题是,美国的工业体系早已空心化,重建需要的是时间和结构性的调整,而不是通过一纸关税政策就能立竿见影。更严重的是,关税会直接推高物价,加剧通胀压力,反而会打击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最终导致经济进一步下滑。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美国财政状况本就不容乐观,背负着数十万亿美元的国债,财政支出早已超出负荷。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并没有太多政策工具来刺激经济增长,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引发一场“可控”的经济衰退,借此降低利率,为延长债务期限创造条件。换句话说,他更像是在给美国经济“打麻醉药”,而不是在治病。

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上台后,迅速打出了“开源节流”这两张牌:一方面对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割他国的“韭菜”;另一方面大幅削减联邦政府支出,通过裁员、削减福利等方式来缓解财政压力。甚至他还任命马斯克担任要职,推动政府部门“效率改革”,本质上就是为了在短期内稳住局面。

然而,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全球化本身,而是美国自身经济结构失衡。美国经济的强势在于科技和金融,而非制造业。全球化不仅带来了竞争,更为美国的科技公司、金融服务和资本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成长空间。如今特朗普通过“逆全球化”来寻求制造业复苏,反而会破坏美国在全球市场的优势地位。更严重的是,这可能加速“去美元化”的浪潮,威胁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进一步削弱美国的经济影响力。

特朗普承认美国可能陷入衰退,表面上是“真话”,但背后更可能是一种策略。他通过制造短期的经济阵痛,来为自己争取时间和空间,同时将后果甩锅给继任者。毕竟,特朗普的任期只有短短四年,他需要用最“立竿见影”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政绩。而未来的烂摊子,就只能交给下一任总统去收拾了。

所以,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究竟是在“重振美国”,还是在“饮鸩止渴”?也许答案并不复杂:他只是用“短痛”来掩盖“长痛”,用民粹主义的包装,来让选民相信他真的在“让美国再次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