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立国,到东周灭亡,周朝历数800多年。
周公做礼,而周兴!周朝实行的是封建制(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礼乐制,这四种制度。
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就连如何称呼“死”,不同等级的贵族也不一样:
《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就连孔夫子对礼乐制度也是相当的赞赏,论语中有“礼之用,施于人也;乐之作,施于棺椁也。君子不以异同为异,同归而化其类,同利而均其用”这种论述。在这种礼乐制度的束缚下,周朝的国祚得以苟延残喘的维持着,直到这位大诸侯的思想崛起!

孔子像
称霸思潮话说,春秋战国时期,应该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混乱的时期。
从周平王东迁到春秋五霸崛起可以称为一个伟大的时代,思潮进步的时代,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人们已经不受礼乐的束缚,纷纷都开始筹划如何称霸一方了!
这个时期,共产生了五个霸主!
今天开始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时期的故事。
“五霸”,又称作为“五伯”,是指东周春秋时期相继称霸主的五个诸侯。
那么,春秋五霸,分别是哪五个诸侯呢?
首先称霸的是齐桓公,人称姜小白!
齐桓公的登场,直接任用管仲为相,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促进了国家的强盛。
他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并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
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在葵丘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也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这就是传说中的“尊王攘夷,九合诸侯!”

齐桓公和管仲